成群的乌鸦在这灰暗中穿梭飞翔,发出“哇哇”的凄厉鸣叫。
开过晚饭,北野叫人传来军医队长高田中尉,又叫来翻译官卜乃堂。这二人一起站在灯光下,反差甚大。高田军医三十四五模样,身材适中,面皮白净,卜乃堂却生得高高大大、浓眉大眼。一个似书生,一个似武夫。其实卜乃堂也念过大书,虽也是三十几岁,经历却甚为复杂。
北野先问高田军医足疾是否还在继续蔓延。
高田军医答说是。北野面呈怒色,叱斥说:“帝国军人自应各尽本分,兵士打仗杀人,军医治病救人.?,天经地义,可你们对区区小疾却束手无策,成何道理?”
高田军医无言以对。
北野又转向卜乃堂说:“卜,你是中国人,难道就没见识过这般害人疾病?”
卜乃堂摇摇头,说:“中国有句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在这方水土上患病,怕只有这方水土上的医生才能医治。”
北野似有领悟,说:“你的意思是找本地医生给大日本军人诊治?”
卜乃堂点点头说:“是。”
北野想了想,说:“卜你去找一个中国良民来。”
卜乃堂应声走出祠堂,不一会儿带着一个五十几岁的村人进来。北野便开始盘问,卜乃堂在中间翻译。”
北野问:“这村里有医生没有?”
村人说:“没有。”
北野又问:“四下的村庄里有医生没有?”
村人仍说:“没有。”
北野勃然大怒,脸色极难看。站在他身旁的一个少尉军官拔枪抵住村人的脑壳,一阵叽里哇啦。
卜乃堂翻译说:“皇军不相信你的话,没医生难道你们得了病就等死不成?皇军说你不是良民,故意与皇军作对。他说你今天不讲出个医生的下落,就毙了你!”
那村人吓得浑身颤抖,说:“离这儿八里的苏家泊有一位老中医,只是年岁大了,早就不出来看病了。”
北野问:“这是不是说谎?”
村人说:“全是实话。”
少尉这才收起枪,北野转向高田军医和卜翻译官下达命令:“立刻让这人带路赶往苏家泊,将老中医找到带回。”
二人不敢怠慢,赶忙从军中挑出一拨儿健壮兵士,匆匆钻进黑沉沉的原野之中……
大约就在北野少将带领部下登上“九州丸”那一时刻,苏家泊老中医苏子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归于黄泉。那个被北野审讯的村人并没有说谎,苏老中医确已染恙多年,连本村人都极少见他那身着蓝布长衫的瘦长身影。
大约也就在北野的军队在龙口登上了陆地的那刻,苏老中医的儿子苏原带着年轻的妻子回到苏家泊。他回得迟了一步,探病变成了奔丧。苏原是苏老中医唯一的儿子,在青岛一所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做外科主治医。
在苏原回到家之前,他的几个姐姐姐夫已先他从各处赶来。另外还有一些本家亲朋帮忙张罗,丧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老中医七十而终,也算是寿终正寝,是喜丧,因此整个殡丧过程没有过浓的悲哀气氛,如同大家齐心合力安排老人做一次离家远行。苏老中医躺在灵床上,十分安详,只等着儿子回来为他入殓。只因未看老父生时一眼,苏原内心很是悲痛。苏原的妻子牟青是城里女子,不谙乡俗,苏原只能一样样教她,比如怎样叩头,怎样啼哭,以及如何与各等辈份的亲朋叙礼。牟青是聪慧女子,凡事一点即明,无庸赘述。只一天过去,一切均做得恰如其分,赢得婆婆和众多亲朋的满意。按照苏老中医生前的嘱咐:战乱年月,丧事一切从简,不请吹鼓手吹打,不请僧人做功德,灵柩在家不可超过三日。苏老中医在世时,家人未曾违背过他的意愿,临终之言更是遵照不悻。于是便在苏原回家的第二日将老中医安葬于苏家茔地。也就是在这一晚,日军军医高田和翻译官卜乃堂来到苏家泊。
他们将苏原和他的妻子从家里带走。
离开苏家泊大约是晚上十点钟光景,天上悬挂着半轮月亮,照得远远近近的山峦朦朦胧胧。夜风太冷,抑或还有惊吓,苏原的妻子牟青浑身簌簌发抖,苏原脱下自己的外衣给妻子披上。在离家之前,苏原曾强烈要求留下他的妻子,让他一人跟他们去。但没被容许。日本兵按惯常战术兵分两队,苏原和牟青被夹在两队中间,还有高田军医和卜翻译官。一路上所有人都缄口不语,默默行走,只有脚步声向四方传递。这条路苏原从小到大走过无数次,可在这样的深夜走还是头一次,他感到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恐惧,为自己,更为妻子。
在远远望见日军宿营的那个村子黑黝黝的轮廓时,忽然听到了枪声,开始很稀疏,转瞬便密集起来,枪声在静夜里显得很尖厉、很刺耳。枪声来自村里,同时又看见爆炸的火光。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所有人都惶惶不安,队伍停止了前进,在原地等待事态的明朗。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枪声停息下来,爆炸声也不再有,唯见一两处房屋在燃烧,火舌舔着阴冷的夜空。队伍又开始前进,速度增加了许多,快到村子时,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