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流风式的八卦变成一台巨大的可怕的信息处理机;通过这个机器,从最高级别的政治机密,到最轰动的黄色新闻,一律都被琐碎化、细密化、搞笑化,变成了可供说笑、可供娱乐、可以用来打发无聊的日子的精神海洛因,虽然剂量不大,却一样提供刺激和幻觉,即使上了瘾也没有大麻烦,安全可靠。
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来琢磨和说明今天小资的虚无主义的表现和特征,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一时的“大话文化”,再如近年对“小清新”艺术趣味的追捧,但是其中有一个方面,可以和肖凌的虚无主义做更直接的比较,那就是对文化消费的态度。如果做这样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虽然都有一种虚无主义的生活态度,但是他们绝不相同:肖凌生活在其中的那个时代,一个主导价值观是理想主义,不只是肖凌,在《波动》中的其他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理想主义的东西,拿杨讯和林东平这对父子来说,他们不但有理想,而且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再如白华,在这样一个流落在“底层”,只能以偷盗为生的人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理想主义的影子;而在今天,理想主义已经完全被消费主义替代,当代小资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已经亲密融合,难分彼此,不但共享着一个名义,而且共享着一个实质。不仅如此,由于新小资精英表现出惊人的精力、热情和创造力,这种消费主义文化不仅表现出种种新的特征,新的元素,同时反过来也在影响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在这种新的价值观里,今天的小资们决不像肖凌那样着迷于“大话题”,并且在意义问题上纠缠不清,相反,今天的虚无主义是把大话题磨碎,磨得粉碎,然后在一片琐碎细密的小话题里寻觅并得到快乐,或许,还有某种做反抗姿态的满足。
当然,今天正在兴起的小资文化其实并不单纯,也不统一,包含着多种成分和倾向,有的平和,有的激烈,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是某种敌对,这可以做更细致的分析和描绘,但是我以为,如果把“搞笑”这个词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我们可以用“搞笑”来描述或概括这种新文化的最突出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是不是“搞笑”已经成为今天小资文化的一种主流文化精神。在这样的精神面前,肖凌的虚无主义变得相当可笑:你严肃什么呀?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