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想写一篇题目为“懒惰的写作”的文章,认真讨论一下这种懒惰风气给小说写作带来的问题。但是,每次要动笔的时候,总为涉及的问题太多而颇费踌躇:这种懒惰的写作的成因是什么?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从哪里进入才能把问题说清楚?想来想去,我觉得叙事速度是个要害。不管作家有什么艺术追求,写小说是要给读者看的,而今天的读者,特别是作为当代文学主要受众的青年读者,已经不能忍受并且拒绝阅读叙事滞重的小说(要知道,这一代读者是在MTV和动漫的叙事中长大的,现在很多小说一版印数常常只有几千本,为什么?我以为读者的回避和拒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过,踌躇再三,这篇文章始终没有写,因为我觉得写这样的文章最好避免空说,最好是用一个具体的写作来说明你期待的叙事速度是什么样子。正好,现在《波动》要再版了,我找到了一个机会。在为《波动》写的这个序言里提出叙事速度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和具体,也比较尖锐—早在1974年做到的事,难道今天反而不能??
把话说得这么尖锐,并不意味着我认为《波动》的写作多么自觉和成熟,恰恰相反,这部小说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工人的试笔之作,起笔落笔之间,稚嫩多有。但是写作永远是一个神秘的事情,为什么恰恰这样一个作品具有如此畅快的叙事?是什么样偶然和必然的因素促成了这样的写作?这大概很难解释清楚。不过,无论如何,今天再读《波动》,叙事速度问题显得这么突出,绝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