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暑假,锺书由陆路改乘轮船,辗转回到上海。当时辣斐德路钱家的人口还在增加。一年前,我曾在辣斐德路弄堂里租到一间房,住了一个月,退了。这回,却哪里也找不到房子,只好挤居钱家楼下客堂里。我和圆圆在锺书到达之前,已在辣斐德路住下等他。
锺书面目黧黑,头发也太长了,穿一件夏布长衫,式样很土,布也很粗。他从船上为女儿带回一只外国橘子。圆圆见过了爸爸,很好奇地站在一边观看。她接过橘子,就转交妈妈,只注目看着这个陌生人。两年不见,她好像已经不认识了。她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锺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我只把无锡话改为国语。我当时非常惊奇,所以把她的话一字字记住了。
锺书悄悄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圆圆立即感化了似的和爸爸非常友好,妈妈都退居第二了。圆圆始终和爸爸最“哥们”。锺书说的什么话,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没人可问。他是否说“你一生出来,我就认识你”?是否说“你是我的女儿”?是否说“我是你的爸爸”?我们仨个人中间,我是最笨的一个。锺书究竟说了什么话,一下子就赢得了女儿的友情,我猜不出来,只好存疑,只好永远是个谜了。反正他们两个立即成了好朋友。
她和爸爸一起玩笑,一起淘气,一起吵闹。从前,圆圆在辣斐德路乖得出奇,自从爸爸回来,圆圆不乖了,和爸爸没大没小地玩闹,简直变了个样儿。她那时虚岁五岁,实足年龄是四岁零两三个月。她向来只有人疼她,有人管她、教她,却从来没有一个一同淘气玩耍的伴儿。
圆圆去世,六十岁还欠两个多月。去世前一二个月,她躺在病床上还在写《我们仨》。第一节就是《爸爸逗我玩》。现在,我把她的记事,附在卷末。
锺书这次回上海,只准备度个暑假。他已获悉清华决议聘他回校。消息也许是吴宓老师传的。所以锺书已辞去蓝田的职务,准备再回西南联大。《槐聚诗存》一九四一年有《又将入滇怆念若渠》一诗。据清华大学档案,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日,确有聘请钱锺书回校的记录。据《吴宓日记》,系里通过决议,请锺书回校任教是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六日的事,《日记》上说:“忌之者明示反对,但卒通过。”(《吴宓日记》Ⅶ,258页)锺书并不知道有“忌之者明示反对”,也不知道当时的系主任是陈福田。
陈福田是华侨,对祖国文化欠根底,锺书在校时,他不过是外语系的一位教师,远不是什么主任。锺书从不称陈福田先生或陈福田,只称F.T。他和F.T.从无交往。
锺书满以为不日就会收到清华的聘约。“他痴汉等婆娘”似的一等再等,清华杳无消息。锺书的二弟已携带妻子儿女到外地就职,锺书的妹妹已到爹爹身边去,锺书还在等待清华的聘书。
我问锺书:是不是弄错了,清华并没有聘你回校。看样子他是错了。锺书踌躇说,袁同礼曾和他有约,如不便入内地,可到中央图书馆任职。我不知锺书是否给袁同礼去过信。锺书后来曾告诉我,叶先生对袁同礼说他骄傲,但我也不知有何根据。反正清华和袁同礼都杳无音信。
快开学了,锺书觉得两处落空,有失业的危险。他的好友陈麟瑞当时任暨南大学英文系主任,锺书就向陈麟瑞求职。陈说:“正好,系里都对孙大雨不满,你来就顶了他。”锺书只闻孙大雨之名,并不相识。但是他决不肯夺取别人的职位,所以一口拒绝了。他接受了我爸爸让给他的震旦女校两个钟点的课。
十月左右,陈福田先生有事来上海。他以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的身份,亲来聘请钱锺书回校。清华既已决定聘钱锺书回校,聘书早该寄出了。迟迟不发,显然是不欢迎他。既然不受欢迎,何苦挨上去自讨没趣呢?锺书这一辈子受到的排挤不算少,他从不和对方争执,总乖乖地退让。他客客气气地辞谢了聘请,陈福田完成任务就走了,他们没谈几句话。
我们挤居辣斐德路钱家,一住就是八年。
爹爹经常有家信,信总是写给小儿子的,每信必夸他“持家奉母”。自从锺书回上海,“持家奉母”之外又多了“扶兄”二字。锺书又何须弟弟“扶”呢。爹爹既这么说,他也就认了。他肯委屈,能忍耐。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我觉得他们都像我婆婆。
我那时已为阔小姐补习到高中毕业,把她介绍给我认识的一位大学助教了。珍珠港事变后,孤岛已沉没,振华分校也解散了。我接了另一个工作,做工部局半日小学的代课教师,薪水不薄,每月还有三斗白米,只是校址离家很远,我饭后赶去上课,困得在公交车上直打盹儿。我业余编写剧本。《称心如意》上演,我还在做小学教师呢。
锺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负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