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两岸风云 第六十九章 权 ..
“我们可以进去了!”彭清平在一号身后恭敬的说道。
一号轻轻点了点头在彭清平的陪伴下轻轻推开了贵宾室的房门,对面的陈庆义一看见一号进来条件反射似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脸茫然双眼带着戒备的神色望着一号和后面的彭清平。
“清平,把门关上吧。”国家一号,这位萧天曾经口中的中国权力最顶峰的金先生语气平和,神态如常的头也不回的冲旁边的彭清平说道。
没有命令的语气,却让人不容反抗,彭清平恭敬的转身把门关上。整个房间里只有两把沙发座椅,金先生慢慢的坐在沙发上,望着对面站着的陈庆义淡淡说道:“你也坐吧。”陈庆义在金先生面前没有以往的傲慢和嚣张轻叹了一口气在金先生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彭清平自觉的站在了金先生身后,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同样是异常柔和不带有任何敌视的眼神望着对面的陈庆义。
“你们是来告诉我,我的一切都没有了,是么?”
陈庆义冷笑了几声,说道:“我知道我失败了,整个计划你安排的天衣无缝,我甚至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是我小看你了。”
“我出国的时候就隐约感觉到不对劲,但是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你的反应竟然如此迅速,战术上我输得心服口服。”
“你想怎么处置我?不过,你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服!我不服!”陈庆义有些歇斯底里的大声咆哮着。
陈庆义说了这么多话对面的金先生一点反应都没有,甚至连表情都和最初进来的一样,不过最后神情渐渐变得严肃以来,整个房间里随着金先生态度变化,温度骤然下降。
“你有什么不服的?”金先生浓眉微微一皱不紧不慢的问道。
“你的这个位置在四年前就应该是我的,十六大就应该选我,你敢不敢承认?”陈庆义大声质问道。
金先生听到陈庆义叫喊声,嘴角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一丝不屑,说道:“亏你还是我党的高级干部,虽然你有这么多年的从政经历但是在我看来你仍然在政治觉悟上是不成熟的。在中国的政治中从来就没有应该两个字。或者说应该两个字是要被中国的政治重新定义的,它是一种准备,一种预备。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五年,你没有看到的是往前的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金先生的这段话政治含义极其深刻,彭清平知道金先生刚才说这段话是事关我党最高领导人的甄选和培养,可以说是党的最高机密和经营党政谋略,这是从来没有记载在党章或者文献之上的,应该是最高领导人更替时的一种默契,一种规则。
“你眼中的应该以为只是取得党内元老的认同,拉拢一批幕僚,排除一批异己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目的的么?”金先生反问道。
“难道不是么?你不也是这么过来的么?”陈庆义毫不客气的回道。
金先生笑着点了点头,道:“这点我不否认,这是绝大多数从政者都必须要学会的技能。信任、拉拢、排异似乎成为政途成功的不二法门,但是我告诉你,这样的政途成功是要有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你是注定要失败的。”
“前提,什么前提?”陈庆义问道,陈庆义这么问,彭清平心里也这么问。
金先生似乎今天有意要点醒谁,所以并没有任何顾忌,直言道:“这个前提就是你必须要得到现任国家领导人的默许和支持,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你就有问题了。”
听到金先生的话,陈庆义哈哈一笑,说道:“我看你才是不了解中国五千来从政的秘诀,你觉得一个国家的元首会放任自己属下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么?纵观宋元明清的历朝历代你见过哪一个在君主眼皮子底下培养自己势力的人有好下场的,哪一个不是暗中进行?明目张胆?那不是找死么!”
的确,彭清平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每个当官的都会怕自己属下培植的势力过于庞大,甚至超过自己,所以都会不遗余力的给予打压,甚至会采用极端手段最后在控制不了的时候予以铲除。彭清平猜测陈庆义今天的结局恐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也许金先生早就已经察觉到陈庆义在背后搞的小动作只是引而不发,又或者是在等待一个机会,难道此时的萧天事件就是一个机会?想到这里彭清平后脊梁不由得一阵发凉,如果是这样,所以的一切岂不是早就在党内高层的计划当中。
听到陈庆义的话,金先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嘴角还泛起一丝笑容,好像陈庆义说的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一样。
“你说的对,也不对!我说你说的对,是因为你刚才所说的的确是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我说你说得不对,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理解我党的民主集中制。”金先生语气平和的说道,似乎并没有因为陈庆义的咆哮而影响到自己丝毫的情绪。
“民主集中制?!我只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陈庆义不解道:“这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你知道不知道我到底在跟你谈什么?”陈庆义显然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他不明白自己刚才说的一堆话金先生好像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而且这个时候还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