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两岸风云 第六十九章 权 ..
他谈什么民主集中制。
“我党的民主集中制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西方选举制度更为先进的选举制度,有的人觉得西方的总统选举是真正的民主,是真正代表民意,有这种看法的人是有局限性的。当然也有很多中国人觉得我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选举制度不过是走形式,选举选早就内定了。”金先生说道这固定停顿了一下,他望了陈庆义一眼,他看到陈庆义冷笑的表情。陈庆义用“难道不是么?”的眼神毫不顾忌的和金先生对视着。
“以上两种看法都是很片面的,如果用西方的选举制度来约束中国,不出三年中国必定四分五裂,这个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地域性地区性很强的国家,纯粹意义上的民主选举必须让中国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才有了民主集中制。”金先生侃侃而谈。
“民主集中制在党内一种程度的集中下实行的民主选举,或许你会说党内的最高领导人基本在选举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所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过是一个过场而已,是不是?”金先生反问道。
“难道不是么?你我都是从党内这么多年走过来的人,我们都很清楚。”陈庆义冷哼一声说道。
“你知道不知道党内最高领导人的更迭并不是像省部级干部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不过三五年的政治历练就可以确定,那是要经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培养,在这十年甚至二十年当中这个人必须殚精竭虑经受各种考验最后到党内的最高会议合议,合议通过之后才会由人代会选举确认。所谓的集中就是党内党权的集中,必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集中。所谓的民主也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这是一个基础,我党的民主集中制就是要为中国选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领导人,确保国家政权的稳定。”金先生右手不自觉的在半空指点着。
“这么说你也是这么过来的?”陈庆义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金先生不置可否的点着头。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被当作接班人培养的?”陈庆义的语气明显失去了抵抗的意味。
“九十年代初吧!”金先生淡淡说道。
“什么?!”听到金先生这句话陈庆义腾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按现在时间算起来金先生知道自己被当作接班人培养已经超过十年。陈庆义此时感觉到自己有点可悲,原本以为是自己的,或者自己努力一点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却没有想到原来那个东西早已经给别人了,可怜自己这数十年为之努力的东西其实只是一团泡影。
“哈哈——”陈庆义不由得仰天哈哈大笑起来,他笑自己,笑这么多年为之努力的权力不过是别人口袋里的东西。
这次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彭清平怎么也不会知道这么多党内的绝高机密,他也不会知道原来党内最高领导人的甄选竟然可以横跨这么多年,在这么多年中这个接班人在一开始可能都不会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在未来可以拥有中国最高权力的人。如果在这中间稍有差池,可能就会万劫不复。彭清平突然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对啊,如果这个接班人在被考验的这数十年出了问题,比如疾病身故,又或者犯了重大错误被法办,那么这样的甄选方式不就有漏洞了么?
当彭清平想到这里的时候,陈庆义自然也想到了,就见陈庆义突然抬头若有所悟的问道:“你应该不是唯一的接班人人选吧?为了保证政权的平稳移交,我想同时被考验的应该不只你一个人,我说的对不对?”
望着陈庆义略带兴奋的表情,金先生不置可否的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同时被纳入接班人候选的除了我应该还有两个人,通常情况下党内会同时准备两到三个人选以备万一。”
“那其他备选的人知道他们是候选接班人之一么?”陈庆义越问越兴奋。
听着陈庆义的问题,金先生眼中闪过一丝阴暗的光芒,冷冷道:“你不觉得你问得太多了么?”
陈庆义冷哼一声再度绕道沙发前坐了上去,神情全然没有了刚才的畏惧,而是带着一种无知无畏的神情,也许是陈庆义知道自己已经在劫难逃,所以在金先生面前就更放得开了。“我知道我过了今天,可能没有明天,你不如把我想知道的都告诉我吧。”
“其实告诉你这些也无妨。”金先生又恢复了笑容,显然金先生知道自己已经足够可以控制住大局,所以放心让陈庆义来问,自己来答。“我也是在接棒之后才知道还有其他备选人,而且我可以告诉你其中一个人是你。”
“是我?”陈庆义听到金先生的话立刻陷入莫名的兴奋,但是这种兴奋也只是昙花一现,因为他知道现在知道自己是不是候选接班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最后确定人选的时候党内高层经过非常慎重的思量,从个人能力上来说你我应该都不差,但是有一点是我的先天优势,你永远不可能比得过我。”金先生断言道。
“什么优势?”陈庆义反问道。
“年龄优势!”金先生沉声道。
“年龄?!”想到这里陈庆义神色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