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阳光,每一滴雨露,仿佛风刀霜剑从来没有加诸她们身上。有一天,生命待尽,她们亦不抱残枝头,萎顿蒙尘,而是毫不犹豫的奔向大地,化做春泥。
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她们的鲜妍与清雅、姿容与傲骨却永远真实。
是晚,上弦月若一弯秋水。
晚绿萼淡碧色透明的花朵,象梦中青鸾清澈的眼睛。
我在树下细心的擦拭逐影剑。剑身银白如霜,光可鉴人。
于是看见身后长身玉立的人影。
转首,皇帝着一身青色便衫,含笑相望。
为我舞一回剑吧!他说。
不怕我伤了你?
我几乎忘记他曾经以两指逼退我剑,这一句真是白问了。
长剑在手中翻转,斜斜刺出、缓缓起落,复而纵横倚斜,行云流水。月光自剑身流动,心绪随轻风飞扬。
有梅枝横来,轻点剑尖,倏忽而去,一抹青影,相依相随。
我心中惊疑,复又将“落梅式”重新舞过。长剑流畅,翩然出尘,梅枝雄劲,神韵超然。一招一式,莫不相扣,起承转合,无不妥贴,仿佛他的剑法原本就是为我的剑式所生,仿佛他从来就在我身边相伴。
挽出最后一朵剑花,我收剑立身。
恍惚若失。
一朵含苞绿萼正盈盈落下,下意识的伸手欲迎,却见得那花半空中偏了方向,身子一转,落入一个青色的怀抱。
不同于师傅的温暖呵护,这个怀抱霸道却温柔,带着月夜青梅的陌生气息。
两泓幽深的清泉,在我的上方闪亮,那里有璀璨的银河星子,有旖旎的春夜繁花。
第一次这样近的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
我忘了移开视线。
长剑掉落地上,有轻微声响。
于我,却如雷霆万钧,惊得我差点跳起来。
一把推开他,脸莫名的热。
逐影剑静静的躺在青石板上,月光照着剑身欺霜赛雪,明澈动人。
皇帝轻笑,弯腰捡起。
“好剑,有名字吗?”
“逐影剑。”我喃喃回答。
他细心的还剑入鞘,轻抚我肩。
“好好休息。”
皇帝走了很久,我还在树下站着。
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
御书房的书册果然当得上“浩瀚”二字。
曾经想过,在御书房或许能找到当年的一点蛛丝马迹。
置身其间才知道,前朝皇帝批阅的政要文书,早已结印封存。我便是有通天本领,也不得窥见真颜,何况是被刻意隐匿的禁忌?
皇帝给我出入御书房的特权,大约是看我时常抄写经卷书册吧。
他不知道大多数时候我当他面做那些事,只是为了避免和他面面相觑。
经书纲常,历史传记,诸子百家,诗词曲赋。
在浩瀚如海的书卷中,有我从前不知道的天地,那其中的新奇乐趣,我也是喜欢的。
皇帝自己当然是常去御书房的,为了尽量避免反而增加的会面机会,我于是总在他上朝的时间去转一转,抱回几卷喜欢的书册回宫细看。
曾以为,皇帝在朝堂之上,需要处理应付那许多的复杂境况,平时所看的书必然也侧重经史。以礼御人,以史鉴今,方能透析治国方略,应对风云变幻,成为子琰口中“极厉害的人”吧。
然而在我抱回的那些个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典籍中,却时常见得他一星半点的批注。
他的字清峻飘逸,写意风流。
寥寥数语,却总深得我心。
有时便会迷惑,这个人,是子琰所说的那个人吗?
将一本《乐府杂录》归还架上,指尖正掠过旁边的那本《文心雕龙》,旁边忽然伸出一只手,飞快的将其取下。
愕然回首,却是一脸促狭笑意盈然的钟子琰。
我也微笑起来。
“可有一阵不见你了,一来却就欺负上我!”
钟子琰笑道:
“非也,怕你抱着这些书册吃力,我来帮你做苦力是真。”
于是又挑了几册书卷,和钟子琰一起离开御书房,往彤华宫而去。
未走两步,遇见一人踱步而来,若有所思。
此人身着蟒袍玉带,应是极荣宠显贵的身份。
看见我们时已走的很近,似是一惊,然后顿足行礼。
“微臣钟祁连见过皇后娘娘!”声音嘶哑如漏锣,听起来有些不舒服。
“原来是钟大学士,免礼。”
我微笑回应,转身离开。
钟子琰看一眼他的父亲,微一颔首便跟上我的脚步。
转弯时,才发现钟祁连却还在那里看着我们的方向,眉头似是皱着的。
于是取笑钟子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