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山脉,位于遥远西北塞外,横亘黑汗回鹘,一直绵延到西夏,高处接近天幕,山顶终年白雪覆盖,极为雄伟。
天山派是江湖上早几大门派之一,也是神秘一个门派,其武学被认为是中原武学之起始。当今武林不少泰山北斗级人物,其武学师承,都与天山派有些渊源。
然而天山派因为地处太过偏远,又太过神秘,多年来,被中原武林认识不深,之前是只被作为武学圣地来膜拜。直到一个人出现,让天山派变成了天下第一大门派,这个人,就是天尊。
江湖人常说,每一甲子才能出一个盛世,这一波盛世,会有扎堆英雄出来,到这些英雄们都逝去,往往武林就会沉寂好长时间,才会有第二波盛世,有第二波天才和英雄出现。
展昭他们之前江湖,已经平静了太久太久,而这漫长等待之前,是中原武林一个极大荣光年代。
大约六十年前,中原武林一片乱象。当时武林人才辈出,各路高手云集,江湖械斗、高手比武、门派吞并、几乎天天都上演。而这乱世之中,就出了两位至今都无人能超越奇才。
如同世间万物有阴就有阳,有黑就有白一样,英雄们也常会双双对对地出现,亦敌亦友,彼此竞争,平分天下。
六十年前风头劲,就当属天尊和殷侯这两位人物了。
这两人一生可谓传奇至极,然而传奇,还是他们那惊人武学天分,以及极端性格特点。
天山派真正进入人们视野确立中原武林地位,就是因为天尊。
天尊是人们对他尊称,至于天尊本名叫什么,天下没有人知道。
天尊和殷侯一样,出身十分神秘,他们来自哪里,小时候经历过什么,都无人知晓,只知道天尊是从万丈高天山之巅上跑下来,殷侯离谱,有传他是从十八层地狱爬上来。
这两人功夫截然不同,性格也各异,但就是这两个人,当时武林呼风唤雨,如同双龙出海,搅得当时帝王将相各个惧他们三分,一个一统中原武林正派,一个一统中原武林邪派,两人谁打个喷嚏天下就要颤三颤。不过说来也怪,这两人一正一邪,却是从来没死磕过,偶尔彼此说说坏话,没事儿还会一喝个酒什么,关系很微妙。
也因此,当年是正邪两派相处融洽时代,之前那种水火不容混乱局面也就此终止,两人叱诧武林四十载后双双退隐江湖。从此之后,中原武林也出现了少有和平气氛,各家门派发展兴旺,年轻一辈层出不穷,也不像过去那么死我活了。因此,天尊和殷侯除了被作为武学圣者受到尊崇之外,民间庙堂口碑都很好。
总之,天尊是成功也唯一一个被众人承认和信服正派盟主。而殷侯则是传奇,也少被人诟病邪教教主。
当然了,什么盟主啊、教主之类,都是后人对两人尊称,他俩是从来没承认过。
天尊和殷侯退隐江湖之后,留下了两个门派。
天尊留下是天山派,殷侯留下是魔宫。
如果说天尊和殷侯任时候,这两大门派是风光又风骚,所谓好大码头各有捧场客,江湖后起之秀削尖了脑袋就想进入这两派做弟子。
不过根据天尊和殷侯性格不同,两派收徒弟也各有不同,以至于到若干年后,两派光景也是各有各不同。
先说天山派。
之前说过了,天山位于宋境之外,那山几万尺高呢,只有神仙或者神仙一样天尊才回去住。而至于天山派开门收徒弟那个地方,虽然挂着天山派牌匾,却并不处天山。而是“小天山”。
这“小天山”又是个什么地方呢?
小天山位于宋境西北接近西夏熙州府以西,一个叫碧水镇地方。
熙州府是个大地方,连接西南两地往来,十分繁华。碧水镇是一个小镇,城中一山十八潭,风景如画。
所谓一山十八潭,就是整个镇除了一小块平地之外,整个都被一座巍峨高山所占据,而山上有十八处水潭,瀑布也很多,绮丽秀美。这座山,俗名叫碧水山,就是传说中小天山。
天山派就小天山顶上,天山派占地极大,山庄从山脚一直建造到山顶,门派内光弟子就有好几千,还不算那些已经满师下山、以及遍布各地分派,别说挂了天山派名头俗家弟子,可谓家大业大。
武林人士说起天山派,经常会有些歧义。
天尊住那个天山派,塞外,那地方除了天尊唯一承认过宝贝徒弟白玉堂之外,没人去过。
而武林人士常说那个天山派,就是这熙州府碧水镇小天山上,这里是开门收徒弟,而如今掌门,叫陆峰。
再说一下魔宫。
魔宫自然不是什么十八层地狱,而是建造魔山之上一处宫殿。魔山具体位置哪儿,世人众说纷纭,只有真正魔宫中人,才知道。
据说魔山之中有一处峡谷十分巨大,魔宫就建造峡谷里边,外围森林茂密,且机关重重,不熟路人进去了根本出不来。
因此如今江湖人都不知道魔宫具体哪里,那儿也成了一处与世隔绝安逸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