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斧镇位于坎城西南侧,这坐镇四面环山,就陷山沟沟里,要进城都得穿过好几个峡谷,四周围山天然形成,刀砍斧削一般陡峭齐整,因此得名。
城虽不大,却十分有名,因为风景秀丽,所以不少人来游玩。进城要走一线天,出城也要走一线天,山城不小,却有宋境内小城门。
这一日大清早,狭窄山路上,叮叮当当铜铃声从山下传来,清脆悦耳。
山下,一个书生牵着匹小毛驴往山上走。
书生二十多岁,跟片儿纸似,瘦弱了些,不过挺精神,眉目清俊,干干净净,一头长发一身青衫,手随意地背身后,不紧不松地拽着毛驴缰绳。
小毛驴胖乎乎矮墩墩,十分可爱,大大耳朵大大眼睛,灰白毛色也干净分明。
毛驴背上,坐着个可爱娃娃。这娃娃大概四五岁,身量娇小,远看跟颗花生米似,大眼睛小鼻子,嘴巴一点点,溜光水滑,可见是富养。
小娃娃手上抱着个小药箱,坐毛驴背上,叫那书生,声音糯糯,“爹爹。”
那看来不过二十出头,怎么看怎么不会有这么大个儿子书生回头,回他一句满是宠溺,“唉。”
“爹爹。”小娃凑上来一点,“我们走那么慢,会不会挡住后面人哪?”
书生回头看了一眼……就见山底下,有人上来了。
这一线天又长又窄,还是个陡坡,一人一马正好可以通过,胖点都走不过来,这后边要是上来人,估计还真得被他们堵住。
爷俩齐齐回头,就见上来了一匹瘦瘦矮脚马,拉着辆小车,车上有草,一个老农不紧不慢地赶着车。
小娃和书生对视一笑——看来没事了。
“先生啊,这么早啊?”那老农抬头看到书生和娃娃,就问,“是郎中不?”
书生点了点头,“是啊。”
“我知道了,是进衙门帮忙是不是啊?”
书生微微愣了愣,摇头,“没,我是来刀斧镇买草药,怎么县衙出了事情,要郎中么?”
老农还挺意外,“先生是外乡人啊?这么大事都不知道?”
书生摇头。
“刀斧镇有名那个断刀门前阵子叫人灭门了,好多好多尸体啊!”老农说起来似乎还心有余悸,“这不衙门里头尸体太多,据说有尸温传给了衙役,这几天找郎中给治呢。”
书生微微皱眉,“尸体为何不火化,这天虽然不算热,但放久了还是会传出病来。”
“谁敢烧啊!”老农一个劲摇头,“断刀门是刀盟人,据说刀盟盟主刀行风放出话来了,要手刃仇人之后才肯给手足兄弟风光下葬。”
书生冷笑,“江湖械斗死,又不是征战沙场为国捐躯,风光大葬这种话都说得出来?”
“嘘嘘!”老农赶紧摆手,“先生啊,不能乱说,小心刀盟人找麻烦。”
书生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却见毛驴上小娃正眯着眼睛,看着山下方向,还时不时地揉揉眼睛。
“小四子。”书生搓了搓小娃脸,“看什么呢?”
被叫做小四子胖娃娃突然伸手指着山下,“云。”
书生不太明白,“云?”
“飘……”小四子边说,边一抬手。
随着他动作,书生和那赶车老农,就看到白色什么东西一闪,似乎贴着山壁“嗖”一声,从他们上方越过后……没了踪影。
“是云么?爹爹?”小四子问书生。
书生想了想,无奈地摇摇头,“没看清楚。”
……
这时,从下方传来了几声铜锣开道之声。
小四子瞧了一眼,赶紧回头抓住他爹袖子,“爹爹看,好多人!”
书生往回看了一眼,惊讶。
倒不是惊讶人多,而是看到了那清晰“公正廉明”牌子。
“还真来了啊!”老农也往后看。
“谁来了?”书生好奇。
“先生,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啊,刀斧镇出了那么大案子,把开封府尹包大人给引来了,这不出巡到这儿查案了么!”
……
山下。
庞太师仰着脸,望着那又瘦又长一线天,觉得有必要量一下自己腰围能不能挤进去。
包大人则是有些愁,这么多人,排成一排往上走,不知道要走多久,是不是留一部分人山下。
展昭站一线天入口前,往山上张望……遥遥就看到山路上有人,走得还挺慢。他眼力好,一眼瞧见个坐毛驴上胖娃娃,样子甚惹人爱,就对他招手。
小四子也远远看到山下竟然有个红衣服人对自己招手,就也招了招。
书生捏他脸,“跟谁招手呢?”
“有个哥哥。”小四子伸手指山下展昭。
展昭隔着半座山都要逗一逗小孩儿,包拯也无奈,展昭人生两大爱好——品尝美食和招惹各种小动物,包括小孩儿。
“大人,我们歇会儿再上去吧,有老人家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