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
因为他不但有充足的财力,有国内关系,而且还能搭日本老婆的便车。
能够把日本艺能界先进的经验、技术,甚至培养人才的模式,直接拿过来用。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套现有术,名下的产业也多啊。
千万不要忘了一点,投资影视业,既是个烧钱的买卖,也是财务最好的平衡器。
至于他在国内搞的生意,未来将以旅游为主干,几乎涉及到了吃喝玩乐和衣食住行的各个细分领域,而且他还有自己的广告公司,甚至还有众多奢侈品牌作为最优质的广告客户。
可以说在商业模式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这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
他仔细琢磨了琢磨,别人注定要赔钱的事儿,放他身上还真的未必。
那他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
说白了,他现在已经混到了这个份儿上,其实就跟华夏古代的皇帝一样,已经不怎么去追求个人的享乐了,而是更愿意去追求人生建树,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了。
这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
于是乎,这次回来,除了要在海南注册大国观光旅行社的之外,另一个注册演艺娱乐公司的计划也被宁卫民给敲定了下来。
而他第一个想到的合作对象,就是国内目前最著名的喜剧演员陈培斯。
宁卫民看中的,除了他们双方一直保持的良好关系和已经建立起来的初步合作关系之外。
他更在意的是陈培斯在喜剧领域的名气、天赋、勤奋和独立创作才能。
要知道喜剧本身就是最有商业价值的电影类型。
投资不会太高,技术要求也低,却很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
别的不说,国内电影市场真正开始商业化之后,无论是冯小刚还是徐峥,又或是沈腾,贾玲.......
这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刷新票房纪律的的人,哪一个不是靠喜剧起家的?
所以找陈培斯拍喜剧进入市场试水,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再加上宁卫民还知道陈培斯本身就是最早在海南注册影视公司的第一个人,想来找他合伙不难。
当然,虽然宁卫民也清楚陈培斯作为全国第一个独立影视制作人最后的结局并不好,好像是没吃着螃蟹,反而让螃蟹给夹了。
但没关系。还是那句话,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就看怎么干了。
他就有这个把握,只要由他来负责公司的运营和套现,由陈培斯负责拍摄制作,即使暂时赚不到什么大钱,但也赔不了什么钱。
他是绝对不会让陈培斯再赔个底儿掉,几年后以落寞收场的。
果不其然,本着弘扬民族文化,创作喜剧精品为宗旨,对这件事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
尤其双方的互信是多年来日积月累建立起来的,条件谈得也很顺利,根本就没商量多久,这事儿差不多就定下来了。
最终,俩人决定在海南注册一家电影制作公司。
公司名字起得很谦逊,就叫“贻笑大方影业公司”,但各个方面的条件可一点不含糊。
像资金上,宁卫民出资九百八十万元,陈培斯出资二十万元。
总共凑上了一千万的投资,可以说已经是国内之最了。
这还不算,公司成立之初,还拥有陈培斯此前所有电影作品和小品的版权,以及拍摄《父与子》系列用的两处四合院,可以说隐形资产方面底子也不薄。
至于具体合作模式是,陈培斯除了出资占比股份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技术入股。
他今后作为公司总经理和制片人,且身兼导演和主演的角色,将承担大部分的经营和拍摄工作,因此占股百分之三十。
相对来说,宁卫民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轻松多了。
由于他还要去东京,所以只负责把作品弄到海外推广就好。
同时作为主要出资人,占股高达百分之七十。
可以说两人各得其所,对这个分配方式和责任划分都很满意。
甚至于公司初创接下来要拍什么都不用发愁了。
实际上陈培斯此时手头上已经有了两部他比较看好新剧本了。
一部叫《赚他一千万》,另一部叫《喜剧明星》。
原本陈培斯还琢磨去哪儿化缘,然后拍一部,放一部呢。
这下好了,他们俩合伙这一开公司,资金问题彻底不成问题了。
现在就是两部都拍也就是一百来万的事儿,哪儿用他们再做什么选择啊?
而接下来他们唯一需要认真商议的就是,公司成立之后,宁卫民免不了要往新注册的公司安排个信得过的人来做代理人才行。
那这个人,该选谁呢?
要知道,这个位置可是相当重要的。
具体职责除了替宁卫民监督公司的财务情况,也要作为公司副手,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
因为陈培斯日后是肯定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