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税率应该给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五的个税的消息。
霍延平直接就被他的“大言不惭”给吓迷糊了。
极度的震惊过后,经过反复询问,他才认定自己不是酒后恍惚,听错了。
他刚才从宁卫民口中吐露的数字,的的确确就是二百亿日元,也就是官方汇率差不多八亿人民币!
但即便如此,霍延平接受这个摆在他眼前的事实,也用了好半天的工夫呢,完没办法马上给出什么具体建议来。
没办法啊,毕竟这个年代的共和国经济条件在那儿摆着呢。
就像眼下,举办亚运会共需资金二十五亿人民币。
可实际上,国家财政拨款加地方财政自筹,一共才凑上了二十亿。
剩下几亿缺口目前正靠民间筹措集资呢。
哪怕霍延平自己和他的夫人,前几天刚刚捐了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
那么好,想想看吧,现在宁卫民居然对他说,这小子自己在日本倒腾倒腾商铺,居然就轻易赚到了天文数字的金钱,足够覆盖剩下的所有财务窟窿了。
这让他怎么可能不迷瞪,不为之惊叹?
哪怕他这样的地位,这样的见识,也想象不到宁卫民出国这才折腾了几年,居然真就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亿万富豪。
这也太容易了吧!就跟说笑似的。
关键是发了这么大的洋财,一般人恐怕无论如何都会选择留在海外过奢靡的生活了,可宁卫民居然还愿意回来,心甘情愿主动报税,尽一个共和国公民的义务。
甚至不求回报,还想方设法不炫耀,避免荣誉加身,这就更让他有点难以置信。
这可是富可敌国的财富啊,是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抵制不了的诱惑,始终看不破的东西。
通常一般人处于这种情况下,不说要逃税,也会合理避税,能少交就少交。
哪怕有人嘴上说的好听,但身体也会诚实的去放纵欲望。
偏偏宁卫民,他一个年轻人,明明处在在人生阶段欲望最旺盛的阶段。
居然能够如此坚定,做出这样有损于个人利益,却一心为公的选择。
而且还能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这未免也太神奇了一些?
要知道,虽说宁卫民现在已经“有信仰”了,也算是“组织”中的人了。
可其中到底怎么回事儿,没人比负责牵线搭桥的霍延平更清楚的。
他其实一直对于宁卫民都带有一定有色眼光。
虽然欣赏他的才华,认为可以培养,可以扶植,可以利用。
但也一直心怀成见,觉得适当时候对宁卫民也需要敲打,需要约束,要把缰绳牢牢攥在手里的。
尤其他清楚宁卫民绝不是那种死心眼的人。
以其的灵活的心性和聪慧的头脑,不会不明白,这样的财富代表着什么样的力量。
然而这小子还坚持这么做,居然表现出了超越世俗的觉悟道德。
如此违背常理的一个结果,这不能不让霍延平内心大受触动,思绪万千。
他不可避免的,感到要多花一些时间好好去重新琢磨一下宁卫民这个人了。
他完想不明白,宁卫民如此杰出的品性和觉悟到底是先天生成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到底是什么缘故能让他做出这种堪称“圣人”一样的事情来?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宁卫民所做出来的事情,完让霍延平他对于商人必定唯利是图的看法产生动摇。
如果说过去,他对宁卫民始终抱有一定程度的警惕和戒心的话,那么通过这次的事情,这一切都几乎不复存在了。
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人愿意为了自己的国家放弃这么一大笔个人财富,更能证明这个人是否人品过硬的了。
霍延平现在完相信宁卫民是心中充满报国热忱,说到做到的人。
他对于宁卫民的欣赏和看重也因此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些事儿即便一时还想不通彻,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他只需要知道宁卫民这个人诚实可信就够了,这样的人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加以帮助。
于是很快,霍延平就主动为宁卫民缴税的事儿跑前跑后,张罗起来了。
就这样,宁卫民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跟着为他协调各路关系的霍延平跑了不少个地方,见了不少有份量的人物。
甚至还有幸进了一次“海子”,不但亲身游逛了一次常人难有机会看到的“御花园”究竟是何风貌,也在这里重新见到了当初那位负责曾经在芸园与邓丽君会面的大人物。
他根本不用怀疑,就能看出,霍延平为了替他圆满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甚至为了更好的保护他,应该是把几乎所有的人脉关系都用上了。
对此,他也是相当感动的,感觉霍延平对待自己恐怕比真正的子侄还要好。
而最终,宁卫民也如愿以偿的得了可以保持低调之身的特殊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