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潮198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股价
极反馈,高桥治则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很明显,对于其中的风险他已经顾忌不到了。

    “就照你说的做,其他的你不用考虑。无论如何,也得先把股价拉起来。现在的股价,已经跌破万亿円的红线,快接近一倍市净率了,对我们这样有增长潜力的一流公司来说,简直就是侮辱。起码也得保障1.5万亿日元市值的规模,让股价维持在两倍市盈率以上,否则的话,本身就会损害我们集团的商誉。”

    跟着他再次环视场,“其他人呢,还有什么建议吗?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资金。”

    然而对于其他的干部而言,却明显是黔驴技穷。

    一群“驴”或是面面相觑,或是低头不语,让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

    就没有一个人敢于和环视场的高桥治则眼神相对的。

    相反的是,他们眼神里都透露出茫然的无奈和闪躲的退缩。

    然而就当高桥治则脸色越来越阴沉之际,作为公司元老的年近六十的常务此时发言了。

    “我有个疑问。我们集团所仰仗的融资渠道,这种时候难道就都没有用处了吗?像银行和信托公司都是什么态度?我们和长银的关系不是很好嘛?这种时候他们不会拒绝帮忙吧?”

    这次反而轮到高桥治则叹了口气,不知是不是意兴阑珊,他没接口,只是用手势示意财务监事来回答。

    “是!”监事欠身表示领命,随后对常务解释,“无论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甚至其他关联的金融企业,我们已经部都联系过了!但眼下的局面比较特殊,首先是这些企业同样因为股市下跌而损失巨大,也同样需要资金去维稳。其次,美国投行对我们集团攻击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财务杠杆太过巨大,所以发债、信托,甚至贷款这些办法,对我们来说,门槛不但比过去高了,需要的时间长了,而且一旦采用,都得对上市公司股东采取公示,恐怕反而会取得反效果。至于长银,确实愿意对我们提供帮助,只是他们的资金也开始吃紧了,而且碍于日本央行的紧缩要求,现在对于放贷要求也没有过去那么宽松了。总之,事情比较麻烦,我们必须寻找到新的融资渠道才行……”

    “那股权质押呢?”常务随即又提了一个问题,“据我所知,股权质押是能及时筹到款的吧?只要抵押给有实力的金融机构,马上就能拿到钱来解燃眉之急,是不是这样?”

    监事不由一愣,“是的,可是……股权质押给银行同样也得对上市公司进行公示的,而且我们已经抵押给长银不少股份了……”

    没想到常务却摇头,“不,我没说是要质押给银行呀。我也没说那些已经抵押的股份。难道我们筹集资金的用途不是用来收购新的股份吗?”

    这话让监事再度愣怔,“您的意思是……”

    然而常务却对他笑而不语了,而是转头把目光看向了金融部长岩泽。

    “岩泽,你是负责打理集团证券和债券工作的。券商那边你最熟悉,我们每年给他们贡献那么多手续费,他们一定愿意帮助我们吧?”

    这话当场就让岩泽眼睛一亮,他似乎开了窍,马上鞠躬示意,“我明白了,您的建议太好了。用这样的办法,好像是能解决资金问题啊。”

    然后满是兴奋的对高桥治则说,“社长,常务的意思是,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券商的配资杠杆来解决目前的难题。过去我们公司因为要考虑投资风险问题,对于券商提供的配资服务一直比较谨慎,最多的时候,只有三成左右。多数时候都是两成左右,而且这次股灾的时候,我们所有从券商拿到的融资额度已经先一步就清空了。”

    “但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了,因为我们自己是要做多公司的股票。我们本身就是要收购股份,提升股价的。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自己就能掌控行情走向。我们公司股价上涨就是唯一的趋势。那么我们完可以大胆一些,把融资比例做到一比一。这样一来,相当于我们手里买到多少股票,就能融资到多少钱。然后就可以开启良性循环。”

    “最妙的是,由于这是券商针对证券投资提供的短期金融服务,这种融资只是临时性的接待关系,还属于证券投资范畴,只是一种变相的股权质押,我们当然可以不用对外公示。只需要出财报的时候,核算在证券投资的财务成本里即可。当然,也就不会动摇公众对我们公司的信心基础了。”

    “哦,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嘛?”高桥治则的心情顿时好了一些,马上对常务表示赞许,“太好了。还是您见识不凡啊。看来,托您的福,我们终于找到了破局的办法。”

    常务很是识趣,很懂得身为下属的分寸,即便立功也一点也不嘚瑟。

    “您太过奖了,我只是提供的一个思路而已。我已经老了,只能出出主意而已,真正能带领公司走向辉煌的,还得靠社长您啊。我最后还要补充一点,能找到帮手,就不要单打独斗。比如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最好还能说服与我们交叉持股的那些企业再度增持我们公司的股票。那就真的万无一失了。毕竟这件事其实也可以变成一个发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