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若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就别怪我参奏你一个藐视皇家之罪了,你我同到上皇面前去评评理。”
圣上一听这公然藐视之话,面上戾气顿生,手里酒杯差点没捏碎了。
林如海低头一揖正要发话,却被忠顺亲王忽然打断了:“林大人你一人啰啰嗦嗦半天,这会儿也该问问贾府之人了,神武将军,你说。”
贾琏见问到自己,顿时傻眼,这事儿他不知道啊。一时汗如雨下:“回禀圣上王爷,两家有议亲之意小臣确是知晓,只不知因何不能达成亲事,微臣实在不知。”没这等事,好啊,这亲不结了,这理儿可要好生说道说道,望求圣上主持公道。”
皇上黑着脸心里直冒泡:“哼哼,怎么又不抬上皇了?”
一直没发话的皇后见皇上脸色发僵,忙在案下玉手轻摇,柔声发话道:“说起来这些家长里短儿女之事,王爷就不通了,女儿家议亲原本就是长亲之责,神武将军一届男儿又是大伯,不知个中详情也情有可谅,只要林大人说出当日与贾府何人议婚,圣上再传此人当面问过便知。”
水溶忙着附议:“娘娘圣明,这话很是!”
林如海答曰:“当日与微臣议亲之人乃是微臣岳母,贾府史老太君,另有神武将军之妻在场,圣上只需传问她二人之一,便可知微臣并非虚妄之词。”
贾琏忙上前跪下,奏上:“启禀圣上,微臣祖母自元妃娘娘仙去,便身染沉疴,卧病至今,恐怕难耐车马劳顿,请圣上体恤。”
问话。”随后起身言道:“忠顺亲王,北静郡王,林如海留下,其余众卿家退班。”
言罢拂袖而起,偕同皇后去了南书房。
忠顺亲王,水溶,林如海亦步亦趋跟随而去。依然文武两边分站,水溶与忠顺亲王一边站着,林如海一人一边。
帝后并坐,圣上今天破例没赐坐。
一时外面太监通报:“神武将军三品淑人贾王氏求见。”
圣上一声:“宣!”
凤姐进门,诚惶诚恐:“臣妇拜上吾皇万岁,娘娘千岁。”言罢趴在地上,额上冷汗直冒,不知道今儿所为何来。有话问你,你要实话回禀,不可一字谎言,否则便是欺君之罪,你记下了?”
问你,你家二老爷之子探花郎可曾与人议亲,与何人议亲,于今成否?”
凤姐心中一凛,愣在当场,不知该如何作答方才得当。
第 135 章
皇后见她犹豫,以为凤姐愚鲁没听清楚,心里顿时不悦,稍稍提高音量问道:“贾王氏,本问话,你可听清?”
面见帝后,凤姐这可是头一遭,加上又是这般隐晦的问题,凤姐委实不该如何作答才好,双玉的情分不能提,提了有碍林妹妹闺誉,就是议亲之事也不好随便提,一旦传出风声,而因缘不成,同样要连累林妹妹声誉,可是如果不说,岂不是去双玉联姻的机会?凤姐正左思右想无良策,忽听皇后动问,声音似乎有些不悦,不免惊慌抬头,忽然想起这是大不敬,那头抬到半路忙又低下,可是就在这一瞬间,凤姐眼角余光,竟然瞟见林姑父也在,心头又是一惊。饶是凤姐这一个小小动作,已经遭到呵斥,凤姐低头的瞬间,一声尖细造作呵斥想起叫:“嘟,低头!”
凤姐忙着请罪:“臣妇首次面君,惊慌失礼,还请万岁娘娘恕罪!”之话可听清了?”
凤姐慌忙磕头答道:“臣妇娘娘宽宥。回禀娘娘,臣妇听清了。”
皇后道:“既如此,据实奏来。”
凤姐回答一声:“是!”磕头的空隙,思绪飞转,心中咚咚敲着小鼓,想着林姑父为何在此?又想着皇后因何这般发问?忽然心中升起一个念头,莫非贾林联姻之事乃是林姑父自己说出?又想到林姑父其人最是老谋深算,绝不会无的放矢,姑父既然在场,又让皇上传了自己来,所问之事定然是自己知道之事,那么双玉姻缘必然可说。此一想,凤姐心里石头落地,一时心下主意拿定,磕头回道:“回禀皇后娘娘,臣妇二弟曾经与林如海林大人千金议亲,后因为一些细枝末叶之事并未达成,本当择期再议,却恰逢国孝家孝,家中祖母哀痛难解,孝期也不宜谈婚论嫁,这才耽搁至今。”
上座帝后闻言面色一松。皇后微微浅笑,心里赞叹这贾王氏倒有些见识,与这般裹乱中,给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再问话时,声音也有了温度:“何等细枝末叶不曾达成?”言:“既然贾林联姻未成,赐婚我儿便算不得强夺人之妻。”
凤姐闻言心中一凛: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就听另一威严之声响起:“贾王氏,你自讲来。”
这声音自
头顶传来,凤姐知道乃是圣君发问,忙着磕头:“谨遵圣命。”便把贾母如何下帖子请林如海过府,如何跟林如海议亲,林如海如何要求女婿入赘,贾母如何舍不得孙儿,后来如何亲事搁浅,种种切切盘托出。凤姐一张巧嘴,说得声情并茂,声音滴溜溜清越脆生。既说清了事情来龙去脉,又不絮叨累赘,在场个人除了忠顺亲王,皆是暗暗嘉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