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乌雅格格+番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皇玛法过奖了。”弘昀腼腆一笑:“永瑞平时调皮的很,今儿个还是在皇玛法面前,才显得乖巧了些。”

    这种家常又不失敬重的语气让康熙很是满意,对胤禛点点头,“都散了吧,朕和朕的孙子走走。”

    胤禛恭敬地躬身:“儿臣告退。”又对弘昀道:“皇阿玛前几日脚面略有些浮肿,你搀着皇阿玛,莫走太多路。”

    康熙挥挥手,面上不耐,口里却笑道:“就你事多。”

    一行人很快退去,那拉氏去厨房张罗着晚膳,清岚和胤禛望着远处慢慢走着的一老一少,相互对视一眼,不用多话,彼此便明白了心中所想。

    康熙和弘昀聊了半晌,兴致很高,晚上又在这里用过晚膳方回宫。

    康熙一走,胤禛便将弘昀拎去了书房。

    “皇玛法考了儿子一些书上的问题,还问了儿子关于吏治的看法……”弘昀摸了摸脑袋:“让儿子明年去避暑山庄伴驾……”

    “你怎么答的?”胤禛问道。

    弘昀一面回想,一面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

    胤禛和弘昀在书房待了整整两个时辰,出来的时候,胤禛依然面无表情,弘昀的步态愈发稳重,双眸神采奕奕,炯炯有神。

    次日,册封弘昀为王府世子的诏书便下来了。

    从那之后,弘昀时常被召去宫里,康熙去热河避暑山庄的时候,也常将弘昀带在身边。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去,除了府里的人待清岚的态度越发谨慎之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变化。

    清岚倒是私下里嘱咐弘昀,让他每次进宫的时候别忘了去向德妃请安。

    人的关系都是相处出来的,胤禛人冷面冷,自然说不出什么好听孝顺的话来,但弘昀却颇能装乖弄巧,德妃对待这个孙子,倒不是一点也不在意。

    清岚并非是害怕想要讨好德妃,她只是隐隐觉得,这样做未雨绸缪,以后能够避免不少麻烦。

    康熙的几个儿子,太子早被拉下马去,老大老三也下了马,连老八都没了指望,如今数得上的只剩下胤禛和十四。德妃自然是更偏爱十四。

    倘若清岚对胤禛的气运“看”的不假,那么以后,胤禛真的有一天得偿所愿,十四必定会很不服气,谁知道德妃会不会为了十四与胤禛打擂台?好歹多少混个人情脸面,到时候也能调和一两句。

    若这一切只是清岚多心,那么让弘昀多去向德妃请安也不是什么坏事。

    胤禛显然明白了清岚的用意,心暖之余,也默认了她的做法。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胤禛凌晨就被急召入宫,一夜都没有回来,紧接着城戒严。

    清岚若有所感,静静沉默了半晌,当晚也没有修炼。

    次日,才传出康熙殡天以及传位于皇四子的消息。

    随着皇位的更迭,眼花缭乱的事情纷至沓来,混乱不堪,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清岚已是身处紫禁城中。

    康熙的遗体移入梓宫,每日里还要让诸王大臣、宗室百官前来跪拜瞻仰,然后停灵于乾清宫,上至新帝,下至百官家眷,皆要进行沐浴斋戒,二十七日内不得除服,不得嫁娶,百日内不得饮酒作乐。

    满人入关之后,学习汉人的做法,对这些孝道礼节看得极重,兼之又是皇帝大行,一套程序极为繁琐,不能出半分差错。这么数十天下来,人人都已是双目红肿,喉咙沙哑,好点的也就是精神差些,下巴上长了一圈胡渣,脑门上冒出短短的黑茬子,看起来很是邋遢;年纪大些的老臣,有些捱不住的,竟当场昏了过去。

    年氏艰难地挺着大肚子,每日里站起又跪下,很是辛苦困顿。

    这是她的第三胎,前一胎也没有保住,六个月的时候就小产了。那一次,几乎要了她的命。幸好胤禛日日用上好的药材吊着,总算是熬了过来,修养了整整一年。如今这一胎……

    年氏不由心下苦涩,莫不是她没有子嗣的命?

    雍王府的旧人原封不动地部进宫。那拉氏自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清岚和年氏封为贵妃,李氏追封为齐妃,耿氏为裕嫔,钮祜禄氏为熹嫔,武氏为宁贵人,宋氏为懋贵人。

    年氏因着体弱,又有身孕,胤禛又下旨,免了各嫔妃的见礼。在外人看来年贵妃是圣眷正隆,年羹尧在百官中的风头一时无人能及,但原府里的人却是隐隐明白,弘昀身份已定,哪怕年氏真的诞下健康的子嗣,也未必有清岚的造化。

    弘昀入住了毓庆宫。弘时暂且先住在阿哥所,待宫外府邸修建好之后,再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