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881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三十五章 战列舰之间的较量
    第两百三十五章战列舰之间的较量

    1936年5月6日:武通造船厂封存已久的四号船坞解封。

    1936年5月19日:中华帝国号开始进行改装。

    1936年8月14日:舰桥已经开始涂装灰sè的无机富锌底漆。

    1937年9月18日:舰桥上出现雷达。

    1937年10月8日:中华帝国号舰桥的灰sè底漆已基本刷完,烟囱部分白sè涂装。

    1938年12月18日:lk5型406毫米55倍径450毫米主炮安装完毕。

    1939年2月18日:中华帝国号安装了几乎所有必须的舰载武器装备。

    1939年7月12日:下水,由罗凯正式命名中华帝国号。

    1939年8月3日:中华帝国号汽轮机组的锅炉开始火吹管。开始蒸汽试验排烟囱井。

    第一次全体人员集体出海,试航开始。

    1939年10月12日:返回船坞三周,进行最后的调试。

    1939年11月4日:离开船坞。经历了一系列测试,中华帝国号战列舰全舰重65000吨。

    1940年1月24日:在1230分中华帝国号战列舰在武通造船厂造船厂舰长徐海涛中将代表海军正式接收,并升起战旗,编入海军序列。

    1940年1月28日:中华帝国号首次离开海参军港。1258分,在驶往上海途中与一艘驱逐舰发生碰撞,但是两船都没有受损。2005分,中华帝国号抛锚在上海,在1月29日到30日接受罗凯检阅。

    1940年3月16日:在一艘拖船的引导下,军舰驶出港口。在19日04抵达日本鹤舞军港。与平海舰队主力汇合。

    1940年3月21日,中华帝国号作为平海舰队旗舰跟随舰队失去踪影。

    1940年3月22日,一支由八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徐海涛的指挥下离开鹤舞军港开往珍珠港途上舰队保持彻底的电bō静默。除这八艘航空母舰外平海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二十艘驱逐舰和五十艘潜艇。

    5月7日早晨,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兵力为各种舰船100艘,其中有九艘战列舰,飞机350架。

    3:42:一美国扫雷艇秃鹰号在檀香山港前发现一个潜望镜。

    6:00:距珍珠港400海里的航空母舰企业号从400海里外派出18架侦察机飞往珍珠港。

    6:10:徐海涛中将得到攻击的命令后下令第一bō起飞。平海舰队此时位于瓦胡岛北220海里。

    第一bō的183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飞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国供给船在珍珠港外发现一艘潜艇。这个发现被传递给一艘美国沃德号驱逐舰,一架侦察机被遣往当地。

    6:45:沃德号驱逐舰向潜艇发动攻击。潜艇被击沉。

    6:53:沃德号驱逐舰报告遇到攻击潜艇。

    7:02:位于瓦胡岛北部的奥帕纳雷达站,装备scr-第515对空警戒信号队的两名一等兵发现瓦胡岛以北132英里,东3度处有大量不明飞机。

    7:10:雷达站向沙夫特堡情报中心报告发现不明飞机的消息。

    7:15:攻击潜艇的报告到达美军司令部。与此同时第二bō攻击机从平海舰队的八艘航母上起飞。

    7:20:美军值班军官泰勒中尉认为不明飞机是从本国来的b-17轰炸机(当天确有12架b-17从加州飞抵珍珠港,但飞行线路在雷达监测范围之外,他下令雷达站关闭。

    第一攻击bō到达瓦胡岛北岸。

    第一航空舰队飞行总队长下达攻击令,但被轰炸机队队长误认为强攻命令,攻击开始。

    第一bō指挥官向南云发送消息报告偷袭成功。

    7:55—8:25:由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进行的第一bō攻击。

    7:5第一颗炸弹,太平洋战争爆发。

    7:55:系泊在1010号码头的美军水雷部队旗舰奥格拉拉号信号台第一个发出明确的旗语:“港内全体舰艇出港”。美军战列舰俄克拉何马号遭到鱼雷攻击,紧接着美军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遭到两枚航空鱼雷攻击。

    7:55-8:10:俄克拉何马号连续被5枚鱼雷命中,倾覆,410余人被困船中。

    7:58:福特岛美国海军航空站无线电台向所有船只发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袭,这不是演习!”,2分钟后,金梅尔海军上将下令将该电转发马尼拉和华盛顿。

    8:00:从美国大陆来的b-17轰炸机和从企业号起飞的侦察机同时到达珍珠港,但他们毫无准备,因此无法chā手。

    8:02:内华达号战列舰开始对从右舷攻击的飞机开火。两架飞机被击落。内华达号在尾部受一条鱼雷。内华达号是唯一试图逃出珍珠港的战列舰,但它多次中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