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舰大多采用15或16英寸甚至18英寸口径主炮,航速达27节以上,甚至30节以上。
考虑到各海军强国重新开始超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英国建造了五艘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和一艘前卫号战列舰。美国海军建造了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四艘南达科它级战列舰、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德国海军建造了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日本海军建造了两艘大和级战列舰。法国、意大利也建造了新型的战列舰。罗凯决定也制造两艘超级战列舰,用来当作舰队的旗舰。
到了1936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中华帝国的海军力量已经不比美国弱,位列世界第二,引得列强深感不安,不过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已经武力展开像一战前英、德两国那般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
在陆军方面,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排在bō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八。
苏联是军事实力强盛的国家,1940年其gdp达300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5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不过由于轻工业不行,苏联一直被贫穷所困扰,所以在二战前期他们的陆军在装备上比美国好不了多少。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1940年生产坦克第二。
中华帝国厚积薄发,1940年中华帝国gdp达到1000多亿美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数量到第一。
无疑的,在列强当中,就战前准备而言,深知战争即将爆发的中华帝国是准备得最充分的。
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jī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对苏联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冲突显而易见,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奕与斗争便开始了。
阿道夫?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bī人之势,英、法一味退让,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峰。
而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反而与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以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希特勒为了执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闪击bō兰的“白sè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所以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
苏联出于对英法等国的不信任和自己安全的考虑,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相当于给了德国一颗定心丸。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使得希特勒得以放手入侵bō兰。在这份条约的秘密备忘录中,双方约定沿维斯瓦河、纳列夫河和桑河一线瓜分bō兰。除此之外,芬兰、bō罗的海沿岸的几个共和国以及罗马尼亚也进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控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接着,德国就开始打起了bō兰的主意。
德国和bō兰政治上的交锋在1939年chūn天就开始了,德国要求bō兰将分割东普鲁士与德国其余领土的丹齐克走廊拱手相让。
为了侵略bō兰,为了保障自己东部战略地的安全,德国专门制定了名为“白sè方案”的攻击战计划。这个计划制定周密,布局细致,从陆、海、空三方面对bō兰实施进攻。
为制造借口挑起战端,德国特种部门组织特工乔装bō兰军,对西里西亚地区戈列维茨市的电台发动了进攻,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这支化装了的军队很快的占领了电台,并用bō兰语广播了向德国“挑战”的声明。
当天,希特勒向全德国发表广播演,他声嘶力竭的叫嚷道:“无数的bō兰人侵入德国境内,在这些人中,有许多bō兰的正规军攻击戈列维茨市的电台。现在采取和平方式处理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只能用武力来解决一切。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著向bō兰境内飞去,目标是bō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约1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