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881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三十三章 闪电战
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危机爆发后,美国政fǔ延续自由放任政策,胡佛总统反对由政fǔ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fǔ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很快会过去,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据当事人回忆,1只羊的售价是1美元,但送到市场上的费用需要1.1美元。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没人收割,大批牲畜被活埋或被杀死,牛nǎi喝咖啡被倒进河里。

    金融危机是20世纪一次空前的大灾难,也催生了日后的变革,由于经济危机,2万多家美国企业投资中华帝国,极大的帮助其从被孤立的世界里强大起来。并且经济危机还导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和被崇拜,殖民地纷纷独立,新格局渐渐显出雏形。

    由于中华帝国政fǔ干预经济政策,经济蒸蒸日上。中华帝国在侵略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向中华帝国输送石油战略物资,导致中华帝国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于是中华帝国不得不对外扩张,中华帝国和列强的矛盾渐渐增加。

    1932年夏天,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功架政权。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

    1934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合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合约》。

    1938年,在靠近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一方面,希特勒利用这地区居民和德国人同一种族的关系,在那里搞了纳粹党组织,并指挥他们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自治”。实际上是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归附德国。

    另一方面,希特勒叫嚷着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们“伸张正义”。他扬言要发动战争,又大规模的向德捷边境调集军队,拟定了“绿sè计划”,准备10月1日为进攻捷克的日子。

    眼看兵临城下,捷克政fǔ自然不愿任人宰割,也加强了边界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就要一触即发了。在这危急时刻,最伤脑筋的是英法等国的领导人,英国首相张伯伦彻夜不眠。

    1938年9月13日晚上,希特勒收到张伯伦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堂堂的大英帝国首相,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见希特勒呢?

    原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国和捷克交战,英法按照条约必然卷入战争,西欧的战火将蔓延开来。由于考虑自身的利益。张伯伦紧张万分,法国首相达拉第也胆战心惊,达拉第打电报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一次坐了7个时的飞机,在慕尼黑着陆。之后,又乘坐3个时的火车。来到德国的斯加登拜见希特勒。

    希特勒喜出望外,他正为侵略捷克的事大伤脑筋。因为当时德国实力有限,准备攻打捷克的只有12个师,而捷克却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德国的国防军参谋部反对侵略捷克的军事冒险;如果英法坚决站在捷克一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如今张伯伦登门求和,这不是现成的敲诈机会吗?希特勒和张伯伦的谈判在一间密室秘密进行。据战后查获的当时翻译官的笔记透lù,当时希特勒大谈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的“功劳”。最后,他杀气腾腾地威胁道:

    “无论用什么办法,这次都要解决捷克境内300万日耳曼人的问题,就是为此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深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连忙反驳:“如果元首决定动武,那我们还有什么谈判的必要?”

    希特勒猛然提问:“英国是否同意割让苏台德区?”这时的希特勒已不是谈苏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问题,而是赤luǒluǒ地要求把这一地区割让给德国了。

    这一问题并没使张伯伦大为吃惊,来谈判之前,他已同法国商定,两国绝不会帮助捷克作战,而且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求和希特勒妥协了。张伯伦慢条斯理得:“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在德国之内还是之外,原则上对我来是无所谓的。”这暗示他同意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了。

    9月16日,张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