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速shè炮,8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L/40速shè炮,4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L/28速shè炮
出云改进型装甲巡洋舰。分别为伊势号和架势号
全长132.28米
全宽20.94米
吃水7.37米
动力2台直立式四气筒三段鼓胀式蒸汽机,24座燃煤锅炉
功率14500匹
最高速度20.75节
续航距离7500海里/10节
乘员648人
武器装备2座双连装阿姆斯特朗式280毫米45倍径炮14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152毫米40倍径速shè炮12座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40倍径速shè炮8座单装47毫米哈乞开斯速shè炮四座水下457毫米鱼雷
装甲舷侧200毫米甲板70毫米主炮防盾160毫米舰桥350毫米
六艘战舰全部采用时下最先进的克虏伯装甲,防御力在同等前提下大概是平海舰队战列舰装备的表面渗碳钢装甲的七成。
八二十二分
罗凯开始不断的观察测距仪的刻度。这个架设在lù天指挥台上的简陋测距仪误差高达五百米以上,可是并不影响罗凯的判断,他只需要了解敌我双方间的大概距离就行了。
一万一千米,一个不错的数字,虽然平海舰队的超无畏级战列舰的三八十毫米主炮的shè程已经超过二十公里,但是由于光学测距的精度限制,这个一万一千米的距离已经达到了平海舰队有效shè程的极限。
战列舰主炮除去有效shè程外多出来的那部分shè程,更多的是被运用到对路面目标的无差别轰击上……
“日本人最痛苦的时刻来临了,现在是我们表演的时间。”
罗凯一脸微笑着对他的副官李明哲道。
李明哲在后来的日记对于这个微笑所包含内容的理解为——幸灾乐祸、xiōng有成竹。
“开始攻击。”
随着攻击指令的下达,三艘三万五千吨的庞然大物的内部,一连套的攻击机制开始运转起来。
主测距仪开始对准敌舰测距。这种负责可视距离以内测距的光学测距仪,可给出目标的方位角、航速、航向和距离。
早期由于火炮shè程在直瞄距离,主要靠ròu眼凭经验估计,误差很大,不过当使用三角测量法原理的光学测距仪出现后,测量精度得以大为提高,而其精度与测距基线的长度有密切关系,基线越长仪器的测距精度越高。
不同于列强的型的不成熟的光学测距仪,平海舰队的超无畏级战列舰用得是测距基线十米,总重两吨的专用测距仪。
不过测距仪工作的可见光频谱容易受时间、气象、位置、烟雾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极其依赖人员素质,恰恰长时间地保持类似计算机那样的精确和精密并不是人类所擅长的,疲劳或心理上的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除非设计出更大更精准的光学测距仪,否则一万一千米的距离就是超无畏级战列舰的shè击极限了。
主测距仪工作完毕,计算cào作员开始将数据交给弹道计算器计算出shè击角度。这种特制的军用的中部为圆柱体的早期的机械式计算机,可以根据敌舰的方位,本舰的速度,航向和速度来计算左右偏差修正量和距离变化率。
他的作用在于把对距离和航向单独和粗糙的估算变成为易于使用的shè击参数,是整艘战舰火力控制的关键一环。
扬海号的发信室里有30人之多。这些人员为火控桌和它的辅助设备工作又或是负责与舰船战位间的联络。负责接收各观测收集来的信息,并由专人输入火控桌的各个装置中,再把结果传送到各战斗岗位。
最后就是炮火指挥官的事情了,他们会按照这些得出的shè击参数调整shè击角度、方位和仰角,这个过程应该是尽可能地持续而精准。同时他还要指挥装填手迅速装填弹头和发shè药包。
由于目标距离较远,测距设备误差较大,炮弹从发shè到命中需要飞行数十秒,这个时间足够一艘军舰航行数个身位了,所以瞄准需要取提前量。就好比游戏里面用狙击枪瞄准一个跑动中的人时,一般都要瞄准他跑动路线前面一的地方才能命中。
处于舰上高的shè击指挥所中统筹全局的枪炮官开始下令采取炮火覆盖式shè击以提高舰炮齐shè时的命中率。
这种shè击方式的精髓在于散shè。即让扬海号上的十二门主炮分别设置为不同的shè击距离,对敌舰所在的海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概略性shè击。
炮火指挥官的具体做法就是让重达一千一百吨的炮塔内的三门大炮以不同的角度shè击,这样扬海号的十二门主炮就能把炮弹落在不同的地方形成火力覆盖。以便于shè击指挥部里的观察员观测炮弹落对上次测距进行修正。
随着第一声炮声响起,平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