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赶到雷公店,正当中午,就在路旁的小店打尖,大家落坐之后,店里两老夫妻巴结的端上茶水。
掌柜走到公孙襄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眼,陪着笑问道:
“小老儿想动问一声,这位客官可是公孙先生么?”
公孙襄听得一奇,点头道:
“在下贱姓正是公孙,不知掌柜如何会认识在下的?”
“果然是公孙先生!”
掌柜的含笑道:
“小老儿并不认识公孙先生,是昨天中午,有一位客官说的,今天中午,公孙先生会来小店打尖,他还说了客官的面貌和衣着,所以小老儿一下就认出客官来了。”
公孙襄听得心中暗自忖道:
“昨天中午和他说的,并且知道中午自己会来这打尖,那人岂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了。”
一面问道:
“那位客官还说了什么没有?”
掌柜的道:
“他留下了一封信,要小老儿转交给公孙先生……”
转身往屋中走去,不多一会,就拿着一封信走来,送到公孙襄面前,低声说道:
“那位客官说的,这信只有公孙先生一人可看。”
公孙襄接过信来,果见信封中写着“书奉公孙先生亲启”几个字,笔迹劲秀,下面并未具名。
公孙襄并未立即拆开封口,只是抬目问道。
“掌柜的,这位客官是怎样一个人?”
掌柜的想了想道:
“这位客官很年轻,身上穿一件天蓝长衫,面貌十分英俊,噢,他手里还拿着一把摺扇,潇洒得很……”
公孙襄心头一跳,付道:
“会是宫主!”
急忙拆开封口,抽出一张雪白的信笺,上面只有一行字,那是:“请至大洪山拜月台一晤。”
却没有具名。当下收起信封,一面朝掌柜问道:
“掌柜知不知道大洪山拜月台如何走法?”
掌柜的道:
“这里高大洪山还有三四十里路程,拜月台小老儿可从没有听说过。”
公孙襄点点头,心想:“宫主亲自来了,要自己到拜月台,也许是不愿和其他的人见面,有机密之事要和自己商量,自然不能耽误了。”
公孙襄等大家用过酒菜,要掌柜的去跟附近农家商量,腾出几间民房、给大家休息,今天就在此地过夜,诸事安排妥当,就独自朝大洪山赶去。
三四十里路程,在他来说,不过片刻工夫,便已赶到山下,只是不知拜月台在什么地方,正想找个砍柴的或是打猎的问问。
忽见右首一条山径上,走出一个身穿青布衣裤的小女孩来,那女孩不过十二三岁,梳着两条乌油油的辫子,一张小圆脸生得白里透红,看模样绝不会是山中人家的孩子。
公孙襄正在打量着她,那女孩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也正好在打量着公孙襄。
公孙襄连忙迎了上去,含笑道:
“小姑娘,在下想请问一声……”
小女孩展齿一笑,露出一排雪白牙齿,不待他说下去,就抢着道:
“你要问拜月台是不是?跟我来。”
转身朝山径上就走。
公孙襄听得好生奇怪,这小女孩怎么会知道自己要去拜月台的?但继而一想:“也许她是宫主派来给自己领路的了。”
这就跟着小女孩身后,朝山径走去,一面问道:
“小姑娘……”
他底下的话还没出口,前面的小女孩已经一蹦一跳的跑得很快,奔出去了一段路。
公孙襄身为明月宫总护法,一身功夫,在武林中已经是数一数二的高手,眼看小女孩已经奔了出去,也就展开脚程,追了上去。
哪知小女孩回头看到公孙襄追了上来,起了童心,只顾低头疾掠,一路连蹦带跳,跑得比飞还快!
公孙襄看得暗暗好笑道:你是想和我比脚程了?也就提吸真气,一路紧追上去。
你别看小女孩一蹦一跳,她施展的竟然是“缩地成寸”身法,看去不太快,但前掠之势,竟然有如离弦之矢,一路起落,贴地低飞,任你公孙先生有数十年修为,提气而行,依然和她保持有五六丈远近,休想追得上她。
这下直把公孙先生看得极为惊奇,暗道:
“这小女孩莫非是宫主的小师妹不成,只有北海老神仙,才能调教得出这等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佳妙的轻功身法了。”——
幻想时代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