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按要求该做的都做了,整个上午就是李易在做些微调方面的要求。很快,李易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要工匠们做的了,验收通过。
等到中午的时候,舅舅一家都来了。舅妈还带来一块粘粑,然后让李易在灶膛中点火烧粘粑。
这块粘粑是祭灶神的,二十四是祭灶神的日子,加上李易家第一次开火,所以必须先祭了灶神才行。
李易家的这个灶可是有讲究的,是李易亲自设计的。其它地方看越来差不多,但是烟囱位置和其它人家的不一样。
别人家的灶都是烟囱在灶头,李易家的灶是在尾部。然后有一个烟道,可以直通隔壁的大炕。烟囱和烟道都有开关,就是一块特别平整的陶板。这是李易特别定制的滑道装置。不能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会漏出一点烟,影响很小,这个毛病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隔壁这个炕也是特别设计的,在厨房不开火的时候,还可以单独烧炕。炕头还有一个烧水的大铁坛。还在山上的时候,李易就琢磨过火炕该怎么做,现在终于把自己的想法实现了。
舅妈在看李易房间后,提出李易不应该住西厢,这应该是客人或下人住的地方。李易自己是主人,上面又没有老人住,所以应该住在东厢。
可是李易先前没想过,东厢也没有造火炕啊,就是普通的土坑。算了,以后再在东厢也造个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