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田园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外三章 过路扰民应常态
为无间道,庖丁解牛而人非牛,背叛与忠诚当真是循环上演,无孔不入。谁在天堂?谁在地狱?

    所以张小宝和王鹃喜欢高力士,因为他不背叛,但总觉得李隆基给予高力士的太少,人家过生日你都不出面?好吧,你不出面我们出。于是李隆基不得不出面跟着。

    近几年高力士的生日一直是四个人过,他,李隆基、张小宝加王鹃,张小宝会做一个很小的蛋糕,接着是二十多道菜,备好菜,四灶同烹,很短时间内就是一桌子菜。

    高力士是特例,哪怕太子也要叫他一声高爷,张王两家的下人则非常多,不成想每个跟着队伍的人都被记住了。

    小潺知道这些事情,让她感动的不是小远的记忆力,而是小贝和小远愿意去记。她相信整个队伍两万多人,小公子和小娘子们能够记住每一个人的生日,因为一年也不过三百五十来天,记天数就行。

    小潺清楚小远小公子的本事,可是下卢村的人不晓得,听到小贝和小远直接说出一个丫鬟的生日,其震惊无以言表。

    得到生日礼物的小潺高兴地跑远。小贝开始仔细询问老村正关于村子里的情况。

    老村正答,村正儿子帮忙补充,还有村民不时地插一句嘴,每人说谎欺骗,甚至还透露出今年村子故意少报了七十七斗的租子钱的事情。

    “这个……是我们私心重了,明明收成好,却少报,只为了多留一部分钱给村子里公共所用。”

    老村正说话,面对小贝的时候居然路出羞赧的神色,他实在无法在小贝那水汪汪又纯真的大眼睛下说谎。

    村子中的人都很紧张,瞒报啊,拿着朝廷的好处,看病、养儿、养老、教育等事情都不用花钱,结果送租子钱的时候玩手段,于情于理皆说不通。

    小贝很自然地点头,说道:“少就少了吧,其实咱大唐真不在乎你们少报那点粮,哥哥姐姐珍惜粮食,我们同样不浪费粮食,并不是说现在大唐缺粮,而是不好控制,要寻求其中的平衡,当然,更主要的是我们家没有随便扔掉大量主食的习惯。”

    “不缺?没有人挨饿?”老村正不信。

    小贝更不信,说道:“有人吃不饱饭,但不是粮食的问题,是他们住的太偏僻,正常的官路通不过去,他们不交租子,更不用说绢和赋。他们自己开山种点粮食,赶上年景不好,一场大水或者是干旱,完了。

    平时还得穿衣服,吃盐,买素油,种几亩粮食不够日常所用。家中有孩子想上学更难,一个月见不到一次面,因为住校啊,要不就走两天去,走两天回来。”

    村民深以为然,确实如小贝所说,偏远的地方,尤其是山里,真穷,穷到让人不忍去看的程度。

    “小贝,官道修过去不就行了?”一村民出主意。

    “不修,坚决不修,不划算,三十多里的山路,一共六户人家,我把路修过去?修那条路的钱,要是存在钱庄里,只算一年的利息就够他们过一辈子,朝廷得傻到什么程度才会给他们修?”

    小贝想着修三十多里山路作无用功的花费,顿时觉得不寒而栗。

    村中的人一听,纷纷觉得真不可能给修路,没有意义,还不如让山上的人搬下来呢。以前可以有各种理由避世,战乱了,赋税重了等等。现在要是还拿此事当理由则不是理由。

    因为朝廷不可能在你搬下来之后看着你活活饿死,暂时会给你提供一部分钱财以及居住的地方,活计帮你找,若你什么都不会还能教你几个月。

    如果这样你还能饿死,你得懒到什么程度?你连去衙门接待民众的地方都嫌费力气?只要你去了便没有问题,年岁大了干不动活,有养老部门负责,残疾有残疾部门负责,年岁小就赶紧上学,不愁吃、不愁穿,在这样的条件下你饿死,该!

    不是不同情你,实在是找不到同情你的理由。

    “小贝,你给老头子我透个底儿,咱大唐究竟有多少储备的粮食?”老村子关心起国家大事。

    小贝摇头:“我真不知道,根本没给过我们这个数据,你们不会想让我发电报问哥哥姐姐不吧?”

    “不用不用。”老村正连忙说到。

    小贝又想了想,补充着解释:“反正咱大唐的粮食不少,以前北面的地方,哥哥姐姐叫前突厥后突厥什么的,现在归大唐,草原上的牛羊和马匹多,还能种玉米土豆。

    还有以前的河北道北部,也归大唐直接管辖,不像头些年,名义上是大唐的,但从来不交租赋,如今哥哥姐姐管着,有不少先进的耕种设备在使用,怕冲击其他地方的粮食市场,都不敢放出来卖。

    只要物流正常,饿不死人,饿不死你们也不要浪费粮食,大家把粮食省下来,可以让商人带去海外换东西,不能一直用武力抢,对吧?”

    “换成什么东西了?”赵吾能一副谦虚好学的样子,对比他小了两轮还多的小贝问。

    看着小贝他其实很矛盾,明明是个孩子,自己还得表现出尊敬;明明是个孩子,了解到的事情比自己还多,心里一直在交战,对小贝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