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田园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外二章 生活如水平又波
定道:“经过多年的繁殖,终于可以在吃的时候不需要去考虑做种子的事情了。白菜、土豆、地瓜、大葱、萝卜,产量是越来越高,很好。”

    “白菜萝卜也不值钱啊,产量低可以种其他代替。”徐依珑对这两种菜无爱。

    小远跟着说道:“关键不在于值钱,而是适合冬天低温地区存储,还有各种干菜,是寒冬里的宝贝。”

    “可以有大棚啊。”徐依珑提醒。

    “还可以有鹿肉、熊掌、海参和鱼翅呢,是吧?你还问不问虾蟆为官为私?”小远挤兑了一句。

    徐依珑低头不语,他知道小远是在说‘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

    走在路上的时候,队伍中的新老人员同样进行着交流,主要是新人员询问,老人来解答,或者是遇到某个事情老人讲一讲经验。

    别看新人科班出身,学了不少,涉及到特殊的窍门时,还是老队人厉害。队伍行进中的琐碎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如何上厕所、怎样看风头做饭、货物什么时候给牲口增加什么时候自己负担一些,是学问。

    他们跟别的单纯的队伍不同,不像商队、军队,他们是综合性队伍,战斗、组织、后勤等等,必须要能随时进行转换,哪怕是厨子,关键时刻也能抄起机枪打出火力点。

    丫鬟们除了要侍侯好别的部门的人,还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对小贝他们进行教育,在需要的时候变身霸王花。

    即使是小贝他们也一样在时刻准备着,否则徐依珑的爷爷又怎会让他跟着他们混?真培养人啊。

    ******

    随着小贝他们的离开,整个京城都显得冷清了。

    李隆基这几天就挺闹心,平日里总有一大群孩子唧唧喳喳在各个宫殿中往来,结果一下子就没了。

    少了小贝的带领,其他的孩子也玩不起来,更不可能进宫拉住一个宫女就做游戏,他们没那么大的胆子,更不会像小贝一样缺心眼,至少御史台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他们不敢弹劾。

    “又是一个冬天快要来了,不知积利州下雪时的长城还在不在?”兴庆宫中,李隆基多披了件衣服,看着渔缸中的金鱼吐泡泡,似自言自语地说道。

    “陛下,臣估计不剩多少了,以前人图个新鲜,宁愿花钱也要买下位置,甚至让人用冰保存,最近人们的心思不放在那上面了,估摸着已经停止继续拿钱,毕竟花消不小。”

    高力士接过话,又说道:“小贝他们倒是能承受这种消耗,谁让他们有钱呢,不过……他们不傻,怎会为一个年年都有的死物花钱,他们的一顿饭或许是寻常人家一年的收入,但他们不作无谓的浪费。”

    “嗯,朕晓得,小贝跟娃子们玩沙子时穿的裤子上是补丁,补的人手艺高,做成各种图案,让人看不出来而已。你说的对呀,雪是年年有,今年……朝中无大事了吧?”

    李隆基重新说回之前的话题。

    高力士沉思片刻,回道:“应是无事,只是……明明还小。”

    “从小就该好好体验下我大唐的山河之壮丽,去跟小宝说,此番朕自己掏钱,但不负责他们的花消,不是朕舍不得,是从来没有这个规矩。”

    李隆基算是下定决心去旅游,还非要拉着张小宝一家,他希望去渤海都督府,最后能去哪还得看张小宝和王鹃的决定。

    李隆基明白,哪怕是出去旅游,也必然带有目的性,又怎么可能大队人马出行,最后仅仅是为了自己游玩?

    高力士命人去通知自己的义子,去的人是骆宾,他的地位在宫中已经很高了,但只要他在宫里,涉及到张王两家的事情,他必然是亲自过去,从不假于人手,此乃他巩固地位的基础。

    骆宾寻到张小宝和王鹃时,二人正在安排人把刚刚收上来的一部分棉花弹好,因为水云一家子要来了。

    水云一家现在是六十二口,除了几只轮流留守在京城之外,其他的回三水县的庄子后山上安家,家中子女娶妻嫁人都要带着对方回来住,不准跟着跑。

    选择伴侣看的不是家世,水云不指望自己家依靠别人家的势力发展,只要智商够就行,否则你家在某某地区有多少属于你家的山崖都一律免谈。

    若是智商足够高,哪怕强壮方面差点也没问题,身体瘦弱可以补,战斗技术也是可以教的嘛。

    而智商差了则是大麻烦,比如说今天,带着家人过来要棉花,智商低能懂嘛?不懂谁给你棉花做窝?你就只能自己去弄树枝加上自己的羽毛来做,下完雪以后,天一冷冻得直哆嗦,把孩子嫁给你吃苦?

    水云都知道的事情,张小宝和王鹃更清楚,当听到电报里说他们一家子把山顶上窝里的东西掏出来扔掉时,两个人便晓得要准备东西了。

    于是让人把刚收上来的一批棉花给弹出来,好让水云他们带回家中重新做装修,去年的已经不够暖和。

    至于其他可能需要的木板、树枝、稻草什么的,由庄子上的人准备即可。

    骆宾进院子时,其实是操场,平时也用来训练,一群鹰正好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