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那个时候,宁荣两府靠什么在京中立足?
自从元春封妃的消息传开之后,直到今日,往荣国府祝贺送礼的人就没断过,贾府是何等荣耀?元春的横空出世,等于给家族带来了一支强心剂,让两府看到了另外一条路。看到光明,看到了希望,那么贾家自然要不遗余力的营建省亲别院。而知晓家中财政状况的王夫人和凤姐已经被眼前的富贵迷住了心窍,狂妄自大起来,哪里还虑得到其他?要彰显出世家气派,给娘娘脸上增光,自然是怎么荣耀怎么来,于是银钱就像流水般的花了出去。
王夫人和凤姐变卖府中的产业,自以为做的机密,无人得知,其实也不过只是瞒过了府里的人罢了。一直关注贾家的贾敏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当时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两个人简直是疯了,也不想想,将府里掏空了,举阖家之力建那么一座省亲别院,之后府里怎么过日子?面对贾家的这种疯狂,贾敏却什么都不能说。因为就算她劝了,也没人会听,反而会进一步惹来王夫人的记恨。将王夫人和凤姐变卖产业的事情捅出来,可是说破有什么用?产业卖都已经卖了,难道还能买回来不成?
贾家只有王夫人和凤姐清楚府里的财政状况,贾敏却比府里的其他人都清楚,这岂不让人起疑?她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女儿,这么关心贾家的财政情况安的是什么心?贾家财政出了纰漏,王夫人正睁大了眼睛寻找“羊牯”呢,薛家和林家就是她的目标,贾敏这样做,岂不是给王夫人送上门去?拿林家的钱去填贾家那填不满的窟窿,贾敏可不干。
书中还出现一笔账,贾芸得了从园子里种花种树的差事,领了二百两银子,他只拿了五十两到花匠那里去买花买树。所以也就是说,贾家花费在省亲别院上的银钱至少有一大半都被下面的人贪了。因此贾敏算过,别看王夫人和凤姐简直是没有后路一样的把荣国府的整个家底都押在元春身上了,但是若是不制止下面的贪污之风,按照她们这个盖法,变卖产业的银钱绝对不够。林家身为贾家至亲,王夫人是绝对不会放过的这块“肥肉”的。林家少不得要出一次血。
在林家出多少钱的问题上,贾敏斟酌了半天。不能太多,不然引出王夫人的贪婪之心,可是不妙。贾敏还想安静的过日子呢,不想总是应付王夫人。但是也不能太少,毕竟林家四代列侯,林海又在盐政上呆了那么多年,少了恐怕说不过去。引起王夫人不满,从而搬出贾母来,岂不糟糕,贾母可不比王夫人好对付。
所以贾敏拿出了五万两,这个数目既不会多的惹人觊觎,又不算少,符合林家的身份,并对着凤姐哭了一番穷,表示拿出这么些钱很为难的样子,又将工匠和砖瓦木石材料相借于贾家。林家这般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的,让王夫人也不好说什么。当然,贾敏知道哪怕她将林家的整个家底都给王夫人,也不要想着从她嘴里听到一句好话,她就是心中欢喜,嘴里也还会抱怨钱少。
因为很早就开始囤货,比起别处粗俗滥造没有挑拣的,她囤的东西都是上好的,因此虽然价钱上比市价还要贵几分,依旧出手很快,所以贾敏这次大赚了一笔。不仅几个孩子的嫁娶费用出来了,就连家中现在建的几个工程的花费也都赚出来了。所以贾敏对借给贾家的这五万两银子和价值大约在一万五千两左右的材料就不打算要了。当然贾家肯不肯还那是另外一回事。这次事情出了之后,贾敏让她对贾家放弃了大方的念头,纵使这钱她不要了,也不会这么便宜了贾家,握个把柄在手里,将来拿捏贾家岂不更好。
黛玉和霁玉想到贾家将园子里的东西挪给省亲别院所用还不够,竟然还进行贩卖。那可是别人家的东西,他们这么做,又不曾知会主家,竟然做的这般心安理得,真是掉进钱眼里去了。被主家找上门去,又百般推诿,没有一个人肯出头承认。亲戚做到这个地步,也实在难得。霁玉好奇的道:“母亲,就真的无法查出背后之人吗?”他可不相信就是两个奴才就能做到这个地步,就这么让幕后主使逍遥自在,依旧在他面前摆出亲戚的嘴脸,他不愿意。
贾敏叹了一口气,语带肯定的道:“余信和单大良背后不仅仅是一个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