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眸眨了眨,静听师兄之言。
师兄的些许猜测入心,思忖之,不无可能,可能性还不小,欲要推演之,又没有很清晰的结果。
凡所推演,必有痕迹助力!
欲要无本无源的推演万事万物,几乎是不可能之事,以自己眼下的境界还做不到。
合道归元,更进一步,便是身融万物的至高境界。
那也是数千年来所流传的修行之法,分层之境,境界是虚无的,道理是存在的。
蚩尤!
他真正的修行境界?
难知!
多年来,亲手梳理的道藏之书足有数万卷之多,关于那般讯息的记载寥寥无几。
有一些,不足多。
涉及那个层次的道韵妙言更是微乎其微。
是诸夏间不存在?
不可能!
因为,从诸夏收罗来的典籍文字多有残缺,若是得见全本全部......当有更多所得。
阴阳家!
对那些残卷的来源根本进行追踪,多指向一个地方。
阴阳家!
准确的说,是祭祀一脉!
自人皇岁月就存在的传承,时隔数千年,一直没有断绝过,且底蕴一直在增强。
一直那般浑厚。
若无大周平王岁月,也无今日诸夏阴阳家了。
诸子百家的兴起,同祭祀一脉的遭劫有关,他们坐拥的传承太多太多了。
劫数之下,根本不足以将所有的传承转移。
散落诸夏,有缘者得之,便是有了万千道理传播,便是有了诸子百家,便是有了百家盛况。
阴阳家!
他们丢失的传承有很多,但......本性而观,最为根本与核心的传承,他们肯定还牢牢保存着。
当年,师兄虽有一观所谓的核心传承,皆虚妄,皆不足够,也许也是位列核心,却非师兄想要的那些。
语落一段古老典籍的记载之事,人皇在上古岁月的修行,曾有许多记载。
人皇问道之人不只是广成子、容成子、九天玄女等人,还有许多上古部族的强者。
天真皇人,便是其一。
对于其人,典籍上虽无确切的记载,但是,从其诠释天地之道的言语来看,起码也是一位合道大成的存在。
甚至于更近一小步,也说不准。
除了天真皇人,还有另外一些人,那些整理出来的道藏典籍,师兄也有一观的。
应该知晓。
“归自崆峒,复访皇人。”
“究其三一,知微知真!”
“除了天真皇人之外,还有子之言。”
“天清地宁,近取诸身。”
“用火守阴,其阳乃纯!”
“学道之人,先澄净己心,而后方可无为,内境、外境、是非俱忘,而后息气养形,形神俱妙。”
“如此,方可与道合真!”
“其人之道,纯阳之至,祖师的经文中有过提及!”
“心为天,肾为地,天清则地宁矣!”
“日月常有用者也,阴阳转动是之谓阳极而阴生也,升降阴阳所以见天不能常清也!”
“变动其四时之季,各以一季受气焉!”
“故,生死万物非天不清,所生万物非地不宁!”
“些许言语,真言真字或许不太一样,后世之人应该有过梳理,对其进行过归纳总结!”
“阴阳家!”
“传承!”
“境界!”
“蚩尤!”
“一些事,一些答案固然重要,实则,又不太重要。”
“若是真有一些答案的话,那么,这处古殿应该可以给我等以回应!”
道藏!
数以万计的道藏!
难为晓梦这些年的心思了,难为晓梦这些年的经历了,也只有她这样的性子,只有她这样的修行境界,才能够将其整理出来。
帝国攻灭诸夏,诸国守藏室的书皆有抄录一份送来江南,关中守藏室也是一样。
此外,天水商会还有诸郡之地,也都有收罗各种典籍文字,还有开出不小的价钱。
诸子百家的传承,亦是在其中。
儒家的藏书楼,也在其中。
这些年来,昆仑山西王金母一族的典籍珍藏也在其中。
将那些文字一一梳找整理,成就一卷卷道藏,真本皆送蜀山,雪儿她们闲暇也有抄录一些副本。
那些道藏。
关于道者修行的篇章,晓梦都有专门给予归纳,闲暇之事,自己也有细细一览。
如晓梦所言,涉及合道层次的有不少,合道更深处的则是罕见,关于性命神灵之道的,更是屈指可数。
阴阳家。
以他们的传承,当有珍藏。
然!
一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