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气势还真雄壮、够威武的”。张晓不由说道。
张晓走近洞口,洞门前宠大的水流冲击山壁形成回流,造就一个数亩大的水潭,潭水有些混浊看不清深浅。只看那样子就知道不会少于一丈,只会更深。
张晓找了一个潭水波动不大的地方准备下钩。水流不急顺河而来的物质便沉于此,寻食的鱼多,上钩的机会就大。
水面和岸上的距离也不能太远,不然钓到大鱼无法用网兜帮忙。这潭水太深不可能下水套鱼。这些垂钓地方基本要求张晓也熟知。所以他选择的地方当然不会错。
张晓并没有一开始就动用小香炉炼出来的珠子。而是先用传统的鱼饵——蚯蚓。
张晓把蚯蚓串在钩子上,再把鱼线放的长长的然后使劲一扔,串着鱼饵的钩子更掉进离岸三十米左右的潭水中。
张晓盘腿坐在潭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的鱼飘,一分钟,两分钟,时间飞速流逝。鱼飘就是一动不动,张晓开始怀疑鱼是不是都被大洞吃了!怎么快一小时也没个鱼来咬钩。就是钓条小鱼助助兴也好嘛!怎么就连个“鱼花花”都不见?
在张晓快失去耐性的时候,鱼飘终于动了动;“总算有"顾客"上门了”!张晓紧握鱼杆,紧张得手心是汗,见到鱼飘往下一沉,便迫不及待的往岸上甩鱼杆;“这么轻,不会是跑了吧”!张晓觉得鱼杆受力太小自语道。
鱼并没跑脱,还挂在钩上,只是这也太小了!和张晓的两根指头差不多大。还真应了他来个“鱼花花”助兴的要求。“妈的!还真是尾花花鱼,这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去”!张晓暴了句粗口,把那“鱼花花”扔进大洞中。
“再试一次,不行就用那珠,我就不信会空手回家”。张晓一边往鱼钩上串蚯蚓一边说道。再次把鱼线扔入水中,静待上钩。
张晓也没报什么希望,杀手锏还没出不是,没什么可但心的。反正不行还有米粒珠子。这鱼还真喜欢和张晓作对,他希望鱼上钩没鱼理他;现在不报希望了偏偏鱼又来找茬。这不,鱼钩入水一分钟不到,那鱼飘更往下一沉消失了。
张晓大喜,连忙使劲一提钓杆,只听“哗”的一声,一尾一斤多重的红鲤被甩到岸上。接下来张晓真的时来运转了,只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七八条一斤多的红鲤便到手。还真是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静静的休息了几分钟,张晓决定再下一钩便收工回家,这么多鱼炼成鱼丸子也够吃好久了。吃太多反而腻嘴。所以他决定最后用米粒珠子和蚯蚓一样一口钩拴在一根线上试试,这小香炉炼出来的东西是否真的那么好使。
于是张晓从怀里掏出一根粗大的鱼线,把杆上那根较细的解下来圈成一倦放入口袋中,然后把粗线一头牢牢地固定在鱼杆上,接着在线的另一端绑上两口一大一小的鱼钩。最后串上蚯蚓挂上米珠使劲扔往潭中。
鱼钩落水五秒钟,只见靠近洞口的潭面忽然升起一道水波向落钩的地方驶来。不到两秒鱼线更快速向洞口划动,张晓手中一紧他知道大鱼上钩了。
他用力拉了一下鱼线马上放松。这样鱼钩就会深深钩进鱼的身体让它挣不脱。马上放松是因为鱼被钩痛会使劲挣扎,放松线让它有力无处使。
接下来张晓同鱼展开了持久的拉锯战。拉过来,拖过去这样的动作持续了一小时,胜利的筹码渐渐偏向张晓。胜利在望张晓信心更足了。有些麻木的双手也灵便起来,那鱼更快速被拖近岸边。张晓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半小时后大鱼终于筋疲力尽被拖到岸边不在挣扎,张晓把鱼线在手腕上缠了几圈打了个结,又用手拉了一下觉得稳妥了,才抓起网兜向那大鱼套去。跟本没注意脚下的岸边早被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刷,下部也空。
只听“扑通”一声,张晓掉进水潭了。大鱼一惊便拼命向大洞驶去。张晓手上的鱼线拴得太紧一时无法解开。不到十秒张晓和那鱼便消失在大洞中。
张晓捉鱼不成反被捉给拖进了大洞,人在水中就和鱼在陆地上一个样,有力也无处使;虽然张晓练武力气很大,在水中同样用不上劲,加上事出突然,等反应过来也被拖进洞十多米远。
他水性又很一般,就只会个“狗刨式”,最多算是见水不晕而已。
手被鱼线缠住一时解不开,只好亨受了一回“鱼拉车”,这样的待遇也只有张晓这倒霉蛋才能遇上了。
幸亏鱼没往深处窜,只在一米上下的地方逃窜。张晓就像卧在一块水做的滑板上在鱼尾二米左右的地方,被鱼像拖“死狗”似的拖进大洞深处。
这鱼貌似很大,张晓试着和它抗衡匀以失败而告终。也不知被拖了多远,连洞囗的光亮也只剩下一丝,眼前开始黑暗,再以看不见四周的环境。
张晓只感觉到一直在往下冲,水流也越来越急。水道也开始坎坷起来。时高时低让开始还觉得很刺激的张晓有种快散架的错觉。
此时,也不知是鱼拖着张晓走,还是张晓拖着鱼走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俩都被水拽着走。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张晓觉得水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