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张晓脸皮厚些先开了口:“花,你真不嫌弃哥的话,到年底我卖了三年七就向你爹提亲。你看行不”?
第十四章 钓到金龟婿
张晓也想通了,王小花在南云乡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平时说话声音虽然大了点,可农村姑娘又有几个说话是小声小气的?
她对张晓的关心体贴更是让人感激,再说人家一个大闺女的身体该看不该看的都让他看了,该摸不该摸的地方都让他摸了。就差最后一关没过了。说不娶她还真不行,“卖祖宗”就卖祖宗吧!我一个孤儿也没人笑。
农村人做上门女婿是最丢脸的事,俗称“卖祖宗”。
王大村长就王小花一个孩子,其他孩子都夭折了。只能招个女婿上门养老,虽然王小花各方面都很优秀,可上门提亲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一家女百家求的场景一般只会在有男丁的人家上演。多半农村人大部都重男轻女也就是为此吧!王大村长见多识广当然不会看轻王小花,只是这闺女大了却没人上门心理也急啊!
也不是真没一人上门提亲,王小花这一远近闻名娇滴滴的大美人眼馋的人不少。那些图美色,谋家广,不务正业的人一上门就被王大村长轰出门了。
一些条件不错的听说要“倒插门”也就打退堂鼓了。像张晓这样条件的虽不能说是唯一的,也是非常少的。从小和王小花一起“玩泥”长大。
可谓是两小无猜,双方是什么材料做的,质量如何早就摸个一清二楚了。多半平时王大村长对张晓这么严厉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上门女婿”吧!
张晓对王小花这大美人说不喜欢那是蒙人了,也就因心中有道坎一直犹豫不决,现在想通了,就对王小花说出那番让她心跳加快的话。
“哥!谢谢你”!王小花泪流了,“鱼童”心儿笑啦!美丽的花儿绽开了!“老渔夫”流口水了!
终生大事搞定接下来该继续钓鱼大业,“嗨嗨”!干笑了两声,拉出水中的鱼钩挂上饵再扔回水中,把鱼杆往河堤泥土中一插;“花,看好了,别让鱼偷吃了饵都不知道。不然晚上的大餐就泡汤了。”听王小花“哦”了一声便走向另一根钓杆。
张晓屁股都未座稳便听见王小花又在怪叫:“上钩了!嗨!啊!怎么没了?哥小心”!张晓还没反应过来,王小花的鱼钩也钩在张晓衣领上。
鱼没钓到,倒是钓到“金龟婿”啦!
张晓头皮一阵发麻,还好没钩到肉,不然有得玩了!“花,你真是够牛的,我这么一大活人也当鱼了”。张晓从衣领上取下鱼钩把饵挂上哭笑不得地说道。
“嘻嘻!下回我提轻些”。王小花笑眯眯地说。还有下回?张晓赶紧向旁边挪了挪,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危险地带还是离远些好。
这鱼还真不给张晓面子,等了一小时也不见咬钩。王小花倒是提了好几回,可不是鱼还没吞钩就早早提起,就是鱼吃光了饵她才发觉。
张晓倒成了专为她挂鱼饵的“鱼童”了。张晓见这些鱼都是些色鱼,一尾也不吊自己。倒真想用撒网给它们好看。
可他竟然不会用,网撒不开整坨甩入水中只能溅起水花点缀一下河面,毛都网不到一根。网撒开了却把他自己罩在里面捆了个结实,成了个大粽子。王小花差点笑的在地上打滚。
“奶奶的,这东西还真不是人能用的;本来想在美人面前表现表现,反倒掉链子啦!实在不行用米粒珠子试试”。张晓编排完鱼网打起了米粒珠子的主意。
于是,张晓转过身悄悄拿出颗米粒珠子钩在鱼钩上,以不管它会不会入水即化,立即甩钩入河静待鱼儿上钩。
一分钟不到,就见那浮飘往下一沉,鱼线快速的往河心划动,平静的河面被划出一道道细浪。张晓连忙向上抬钓杆,钓杆便成了张弓。接着只见……。
“哈哈哈!逮到大家伙了!花,快过来帮忙。哈哈!我让你不吊我,这回看你往哪跑”?张晓一边和那鱼“拔河比赛”一边哈哈大笑。
总算是长脸啦!看王小花玩了半天,自己这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心中郁闷啊!这下逮到个大家伙。以后有谈资了。
只见那鱼线“嗖嗖嗖”直往河心溜,张晓一拉紧鱼线,鱼线就“嘎嘎”呻吟,再使劲就要断了。张晓连忙放松手中的鱼线。让鱼误认为也脱钩。
放松一米再拉回二米,只要钓过鱼的人都知道。在放松、拉紧的过程中把鱼弄个筋疲力尽,挣扎的力度就越来越小,鱼也将是钓鱼人的盘中餐了。假若和鱼生拉硬拽的,鱼线挣断就只能望河叹息。悔之晚矣!
半小时后鱼被拖到离河堤五米的浅水区,这尾和张晓斗了三十多分钟的家伙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铜钱大的鱼鳞金灿灿的看上去就像古人穿的盔甲;乌黑的脊梁、修长的身躯看上去就很灵活、强壮。难怪连鱼线都差点挣断。
“哈哈!是尾草鱼,给你!抓紧鱼线,哥下水去把它捞上来”。张晓把鱼线在王小花手上缠了两圈,担心她抓不牢滑溜溜的鱼线。放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