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生一世的承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他只是在潜意识中感觉到这女孩儿的平凡世界里一定包含着并不平凡的人生。虽然他对她并不了解,但她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却是这样清晰而又富有哲理,似乎揭示了她一片深深的渴望和对人世的深沉眷恋与醉爱。

    渴望?醉爱?怎么又是这样清晰而又熟悉?

    “因为我爱这个世界,爱这个生我养我曾经给与我无限欢乐与幸福的地方。尽管在它充满神奇近似虚幻的生活里放射出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但是在这千里世事,万丈红尘中却埋藏着我的一片深沉的渴望与醉爱,我并不沉沦,也不奢求,我只想用自己平凡的心灵去接纳和融合进空灵广漠的自然,因为我有热情,我能用最真诚的心去博爱它--只要给我时间,我会做得无怨无悔。”

    这又是谁说的?--醉爱红尘!

    想起“醉爱红尘”,方晨忽然感到身一阵燥热,胸腔里有一阵热血在沸腾,本来平静的心湖也似被一阵莫名的冷风吹皱儿,泛起一圈圈思念的涟漪。方晨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一想起她,自己就会有这样亲切和激动的感觉,是她近似母性的关怀激起他的感激之情吗?是她诚垦真挚的话语打中了他敏感的心坎吗?还是……

    --是我喜欢上了她吗?

    --我真的喜欢上她了吗?

    --是吗?是吗??是吗???

    方晨拼命的骑车子,他想甩掉那些紊乱的杂念,使自己的心灵重新归于自然的平和与宁静。但是不能,混沌的念头如火山般百感交集的郁积在胸中,一经喷发便再也收拾不住。他的胸口越来越烦闷,越来越难受。终于,在经过一座桥梁时,他甩掉车子,倚着桥栏大声呕吐起来。

    夜迷蒙着浪漫地都市,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照亮了前方的路途。方晨在吐出些酸水后,胃急剧的痉挛起来,但大脑却感觉清醒了许多。他抬腕看了看表,已经九点多了。重新抬起车子,慢慢地蹬上,向家的方向骑去,这时他已经作出了决定:“我真的喜欢上她了,无论她是谁?我都要去追她!“

    第三节

    方晨的家在市北,住在居民区七号楼的五楼。他的父亲是一个工程师,母亲生前曾是父亲所在工厂的厂长。之所以他在母亲会担任厂长的职务,据说不仅是因为她本身在才华,更因为方晨的外公是这家工厂所属公司的董事会董事。在方晨的心里,一直都认为父亲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完是母亲一手提拔起来的。倘若没有母亲的提携和照顾,他的父亲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和业绩。虽然他并不知道真实情况是否如此,但在他的心里却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在他的感觉里,他认为父亲对不起母亲。他的母亲是个很和蔼很善良的人,尽管出身于富甲一方的书香门第,却一点儿也没有闺阁千金的傲慢脾气。从方晨记事开始,就一直看到母亲为这个家辛辛苦苦地付出,从来没有过怨言。虽然身为一厂之长,公务繁忙,却仍旧把方晨父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嘘寒问暖,的确担当得起“贤妻良母”的形象。所以童年的方晨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毕竟,他有一个疼他爱他的好妈妈和一个美满幸福的家。

    但是,十六岁的时候,他的生活便彻底改变了。母亲因过渡的劳累终于病倒在床上,从此就一卧不起。方晨悲痛万分,他多想时刻陪伴在他母亲的床前,也像她照顾自己一样地去照顾她,用一个儿子的一片孝心去减轻母亲因病带来的痛苦,用自己的一切热忱去换取母亲的哪怕一丝丝的微笑。但是,母亲不允许他这样做,他的母亲曾经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一个孩子最大的孝心就是努力学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这是对父母双亲最大的安慰。”

    那年冬天,母亲安静的去了。去得是那样匆忙,连窗外的雪花也不忍看这人世间悲惨的一幕,无声无息地簌簌落下。方晨母亲临终前留给方晨这样一句话:“好好爱惜你的父亲,他无论做任何事都是对的,你都不要怪他。”方晨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晕厥在床前。

    从此之后,方晨便沉默了。一个月后,方晨父亲便领来一个新女人。据说是方父从家乡带回来的。这无疑是对方晨心灵的又一沉重打击。他为母亲感到悲哀,母亲是个多么善良多么慈蔼的人,临终前还要他照顾好父亲,可如今母亲刚刚去世,父亲却“急不可耐”的领来一个新女人,这使他不得不怀疑母亲是病死还是气死的。他求学在外,几乎整天都呆在学校,只有夜晚才会回家,与父母双亲极少接触,对家里的事几乎是一无所知。

    父亲的所作所为极大地伤害了方晨脆弱的心灵,他为父亲卑劣的行径感到可耻。他没想到他一向敬重的父亲竟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他纵然不去顾虑舆论的影响,也要顾及一下这个残缺不的家庭,最其码也要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完没有做到,也完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他只为自己着想,没有去理会别人感情。是的,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他根本就不配做我的父亲。”方晨这样想。

    由于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抱有极大的成见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他就恨上了自己的父亲,甚至恨上了这个家,更恨那个“破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