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夜上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血缘
嘴唇,一抹血腥顿时染上了我的唇齿,咔嗒一声之后,木盒的盒盖微微弹了起来。

    内心的不安让我手脚冰凉,下意识地四下里看看,一个人都没有,可那种寂静带给我的并不是安感,而是无尽的恐惧……我一咬牙,打开了盒盖,一个类似于书本的东西,正安静地躺在盒子里面,有些枯黄的表皮上,一个字都没有。

    我轻轻地把那本书拿起,仿佛它是个易碎品。捧着它良久之后,我忍不住苦笑,就算自己给自己再多的心理安慰,还是紧张不已。抖着手翻开了第一页,一行再熟悉不过的字霎时映入眼帘,“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春字的那一捺微微地上翘,是那样的与众不同。“这一捺要这样上挑才漂亮,知道吗?”老爷教我写字时所说的话此时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响……

    我背靠着床,盘腿坐在地上。那本几乎与日记一样的札记就放在我的膝头上。看着那秀丽的笔迹、简约的辞藻,一个温柔、单纯却坚强的女子顿时跃然纸上。

    我黯然地叹息了一声,寥寥十几页,就能记录一个人的半生吗?这个陆风轻似乎经历了一切女人所渴望的和……憎恶的。我现在不知道该怎样来称呼她,十七岁之前她叫陆云起,而之后却改成了陆风轻,准确地说,是被人强迫改的。

    陆仁庆确实有一个叫陆风轻的姑姑,只是这个陆风轻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因病过世了,可陆家因为一个不欲人知的理由,必须让陆风轻“活下去”。因此,一个普通亲戚家的女孩儿就成了她的代替品。那个女孩儿,就是陆云起,也就是后来带六爷回家的那个陆风轻。

    门锁被人转动,我抬起头去看,六爷轻轻地走了进来。他一边回身关门,一边说:“清儿,抱歉去了这么久。刚才大哥来电话说的事,我要和老七商量一下,你等急了吧……”

    他一回头就看见了坐在地上的我,嘴角一翘,想笑,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了那本打开的随笔上,笑容顿住了。他眨了眨眼,又看了一眼木然无声的我,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什么似的,目光随即转到桌上放着的那个木盒上,盒盖显然已经被我打开了。

    我看着他慢慢地走到桌前,伸手去摸了摸那两把钥匙,又从桌上抓起老爷给我的那个怀表,与他自己保留的那个比较着,然后才转身盯住我,哑声问:“这钥匙从哪儿来的?”

    我咬了咬嘴唇。没等我回答,他已经想到我之前说过的那个猜测了,“是不是徐老爷给你的?他真的是那个……”六爷皱起眉头,嗓子里发出的声音好像被砂纸磨过一样,“许康?”

    我沉重地点了下头。六爷看着我,握紧了拳头,那两块握在他手心里的怀表甚至发出了吱呀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他长出了一口气,随手把怀表放进盒子里,然后朝我走来,腿一弯,学着我的样子坐了下来。

    我不自觉地靠过去,六爷散发出来的热量,是我现在迫切需要的。六爷感受到了我发自内心的惶然,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右手将我拢在臂弯里。我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把那本札记递了过去。

    六爷似乎犹豫了一下,才接过去,双手无意间地碰触,我感觉他好像也在发抖。可他的脸色依旧平静,抱着我的手臂也是镇定又温暖,我只能认为那是我的错觉。

    之前我已经大致地看了一遍,这十几页纸应该是陆云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完的,越到后面写得越潦草简单。她写这些好像就是为了给谁看的,为了让人了解那曾经的一段过往。也许那个时候,她已经猜到,有些事情将会永远掩埋,不为人知。

    可就在那些无奈挣扎的文字之中,依然有可以让人感觉到甜蜜的回忆,那就是与许康相处的点点滴滴。我看着六爷低着头,认真地读着那上面的一字一句,微蹙的眉头再未展开过。方才读过的那些文字化成一幕幕情景,在我脑海中闪现着。

    陆云起的父亲是陆家一个不远不近的小亲戚,读过不少书,家里也有些许田产,一家四口过得应该不错。他们还有一个很有钱的亲戚住在上海,虽然不常见面,但也不曾断了书信来往。

    在陆云起十六岁那年,她失去了父亲,上海的堂叔邀请他们一家人去上海散散心。在那里,她见到了比她大八岁的堂哥陆风扬,也见到了那个漂亮高挑的堂妹——陆风轻。

    陆云起当时以为风轻的年纪和自己差不了两岁,而事实上,风轻还不到十一岁。而最让她惊奇的是,她和那个堂妹长得居然有六七分像,只不过堂妹外向耀眼,她内向温柔罢了。

    在上海的那段日子里,陆云起经历了太多她从未经历过的。家乡的安静和睦与上海的繁华耀目,家乡的蜿蜒小溪与上海黄浦江的波涛滚滚相比,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同。

    但如果不是在这儿遇到了那个人,陆云起宁愿早些回到家乡,去呼吸那些没有脂粉香,也没有美酒香,但却纯净的空气。那个人就是许康,也就是老爷。陆云起在这个本子里只写了一次许康的名字,而后都是以“他”来代称。

    陆云起对于他们之间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写得极其简洁,但其中那炙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