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入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丰晓来到那个长官模样的人面前:

    “同志,这个村是发生地震了吗?”丰晓问道。

    “目前正在调查中,暂时没有结论”。

    只见很多消防官兵在村里清理倒塌的建筑,清理遗体。

    丰晓只得返回宾馆,等古家村方面的消息,再处理她妈妈的后事。

    回到宾馆后,丰晓一头扎在那首词中,却发现,除了蹩脚的措辞外,似乎也没什么信息,从词牌和结构来看,那首《水龙吟》应该是宋朝的无疑。

    倒是那一对杂乱无章的字,值得研究。

    经过一整天的研究,并且在宾馆电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后,丰晓初步将文字分成两段,并组合如下:

    军武威敌胆,

    右昭西风岚,

    莲石祖堪劲,

    青廿高朔寒。

    其余的文字,应该是一段话:“另片残诗在高仙芝子东城处,合之方成,斗东城两伤,东城改姓昔,章泽男拜上。”

    首先,那首诗丰晓没看出什么门道,倒是这段话,引起了丰晓的注意。

    这段话中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高仙芝。

    经过查资料,丰晓了解到:

    高仙芝:唐朝军事将领,高句丽人,唐玄宗时期,阿拔斯王朝借西域诸国不满唐朝的统治,乘机介入,他们知道,要控制中亚,就必须击败大唐王朝。而唐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决定先发制人,因为唐朝知道,要取得中亚霸权,必须削弱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势力,遂命高仙芝率安西都护府的两万汉军,与一万葛逻禄雇佣军,从安西出发,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今天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而阿拔斯王朝组织的阿拉伯大军等待多时,派遣十万大军,双方在城外河两岸展开了决战。

    三万对十万,战役前期,唐军竟稍占上风。

    那时的阿拉伯军力,也已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大马士革弯刀和阿拉伯马,让阿拉伯骑士可以蔑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军队,但是,这次,他们遇到了唐军,手握陌刀的唐军。

    两个东西方巅峰帝国的对决开始了。

    阿拉伯联军先后发起七次进攻,均被唐军击退,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的兵力实在太多,唐军始终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相持中,唐军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发生了:雇佣军的叛变。

    据考证,可能是阿拉伯联军买通雇佣军、贿赂的结果。

    雇佣军的背叛成为战役的转折点,叛军从背后包围了唐军的步兵,切断了与骑兵的联系,唐军骑兵由于失去了弓弩手的支持,此时阿拉伯重装骑兵开始集中突击唐军的指挥核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攻下,终于支持不住,在双方大战四天四夜后溃败了,高仙芝仅引千余人生还。

    搜到这段历史,丰晓不禁热血沸腾:想我中华祖先,唐代的势力竟曾染指中亚远达哈萨克斯坦,我伟大中华何时能复兴啊?!

    传说中的陌刀又出现了,此生我能不能有机会看到陌刀呢?丰晓在网上搜了一下陌刀的资料:

    陌刀,中国长刀的一种,双刃,重约11公斤,为步兵双手所持的兵器,刀刃采用特级弹簧钢,刀面整体发蓝,陌刀作为唐代重要的军用物资,民间严禁私造和私藏,组成陌刀阵后,挥刀“如墙而进”,战斗力极其强悍。

    那段话的第二点:东城改姓昔。

    高仙芝的儿子高东城改姓昔?这让丰晓百思不得其解,上网搜索一下,中国没有昔姓,昔姓最早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贵族,大概在南北朝到隋朝那段时期,如果再联想到高仙芝本身就是朝鲜族,那么高仙芝的儿子改姓昔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19章

    那他为什么要改姓昔呢?似乎高仙芝的这个儿子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如果他继续在唐朝的官场上跟着父亲混,那是不可能改姓的,朝廷不会同意,唯一的解释,是高东城准备重返朝鲜半岛。

    那么为什么高东城要重返朝鲜半岛?他想干什么?他父亲高仙芝知道吗?唐朝知道吗?如果他真想返回朝鲜半岛,他做了哪些准备?他有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历史上能不能发现其它的蛛丝马迹?

    第三个重点:章泽男是谁?

    从名字看,似乎是日本人,不过也不能确定。这章泽男就是墓主人,应该生活在唐代,字中提到他曾和高东城斗,两败俱伤。

    章泽男为什么要和高东城斗?是不是章泽男发现高东城要返回朝鲜半岛?那么章泽男是谁?他是日本人?还是朝鲜人?或者,唐朝人?

    墓中那段字提到,另一片诗在高东城处,另一片诗是什么?还是五言绝句吗?章泽男是怎么知道的?

    那么还有一个大问题:唐朝人墓中,怎会出现宋朝的词?难道水龙吟这个词牌唐代就有了?据查,这个词牌是出自李白的一首诗。

    正在丰晓穷尽脑汁的时候,古晓青跑来:“丰哥,他们通知我,我妈妈找到了,要去处理后事”,说着眼圈红了。

    “你先坐,咱们合计合计,处理后事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