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入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一千四百年后,绝顶聪明的乾隆皇帝,也突然对王羲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众多王羲之的真迹都淹没在历史的风尘里,《中秋帖》、《伯远帖》、《快雪时晴贴》却让乾隆欣喜若狂,在故宫中单辟一间屋子,命名“三希堂”,自此,乾隆的很多时间都在三希堂度过,一生爱好广泛、见多识广的乾隆,为什么对王羲之的这三幅并不算突出的画如此感兴趣呢?他的大量时光,究竟在三希堂中想什么呢?

    话说王羲之的邻居赵老先生,与王羲之家族有几代通家之好,唯一让这位赵老先生觉得遗憾的是,王羲之一生书画无数,然而却没给自己写过一个字,这天,赵老先生来到王羲之家,说明来意,想求王羲之给他写几个字,王羲之一听不由得一阵惭愧,多年的邻居一个字也不给写,是在说不过去,便要赵老先生准备好纸笔择日书写。

    第二天,赵老先生来到王羲之家,铺好纸、研好墨,只见王羲之提起笔,蘸足墨,双眉微凝,深吸一口气,便要落笔,突然,王羲之双睁圆目,抬头对赵老先生说:“老先生对不起,今天我没感觉,不知道这字怎么写了,咱们两家几代修好,一定给你写幅好字,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友谊,这样吧,你后天来,让我考虑两天”。

    求人写字哪能强迫人家,赵老先生虽然心里不爽,也没有别的办法,再说人家也没说不写,只能嘴上高兴地答应,并约好后天下午写。

    到了第三天下午,赵老先生按照约定来到王羲之家,铺纸、研磨,王羲之提笔,刚要写,又抬头对赵老先生说“老先生,我今天的感觉还是不好,你后天来吧”。

    赵老先生心想:你给别人写字都是一气呵成,为何给我写几个字就这么难?折腾好几次,还找借口说没感觉,无奈,只得回家。

    又过了三天,赵老先生又到了王羲之家,王羲之望着铺好的纸,足足端详了半天,赵老先生心里想:你可别又没感觉啊,只见王羲之突然提笔吃足墨汁,在纸上突然一画,黑点飞溅,可刚写了一个横笔,只听得王羲之“啊”的一声大叫,毛笔落在地上,人也向后晕倒,抢救无效,一代书圣就此与世长辞。

    武圣关云长、茶圣陆羽、文圣孔子的死,历史上都有明确的记载,唯独千古名篇《兰亭序》的作者,书圣王羲之的死疑点重重。

    王羲之的死,让赵老先生十分难过,本来是想求几个字,没想到才写了一画,倒把王羲之给累死了,于是这幅没完成的画便成了王羲之的绝笔,为了纪念,赵老先生命后人好生收藏,以资纪念。

    六百年后,赵老先生的一位后人,开创了堪与盛唐比肩的伟大王朝,虽然这个国度曾一度与北方蛮族征战不休,并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战绩,但最终仍免不了偏安江南的命运,其轨迹竟然与王羲之生活的晋朝轨迹如此相似!

    这个朝代叫宋朝,这位后人叫赵匡胤。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时间又过了八百年。

    转眼来到清朝,一日,乾隆微服私访到一农家,见这家主人虽贫寒,然谈吐不俗,不似一般农夫,两人谈兴甚浓,不觉间已是掌灯时分,主人温酒准备与乾隆小酌几杯,但觉窗棂破损,冷风入室激得人直打寒战,这主人便想找出几张纸糊上,无奈家贫得连几张纸也找不到,只好抽出祖传的一卷黄纸,准备糊一下窗棂,乾隆猛然间瞥见这黄纸上有墨迹,便道:“慢着,让我看看”,乾隆拿起纸,仔细端详,只见这纸上只有一道黑墨,其余是星星点点的墨汁,道:“老兄,你这张纸哪来的?”

    “祖上传下来的,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这张纸卖不卖?”

    “这张纸还能卖?”农夫睁大眼睛。“你我有缘,送给你了”。

    “不行,你一定要卖,你开个价吧”

    “您这位兄弟真客气,给几文钱,够你我兄弟吃几碗薄酒就成”

    “好,我给你二两银子”,此纸虽为乾隆所有。

    乾隆回宫后,将其挂在墙上:“众位爱卿,说说此画如何?”

    “这是画么?”地下不禁窃窃私语。不过谁也不敢说实情,只得顺着乾隆的意思奉承,讨好乾隆:“此画风骨刚劲,一看就出自大师手笔”、“一字与星星点点的墨迹配合得出神入化”,乾隆皆含笑摇头。

    这时,乾隆把目光转向纪晓岚:“纪爱卿,你意如何?”

    “启禀皇上,虽然此画没有落款,但从这仅有的一笔来看,应该是一个成名的书法名家所做”

    “何以知之?”

    “臣不才,蒙皇上恩典,也见过不少大家名作,但古往今来,一幅画上只写一个字的画却从未见过,一虽是最简单的一个字,却也是最难的一个字,不是名家,断断不会写这个字”

    “还有呢?”

    “有人说这是一个还没有写完的字,不过依臣看来,这是一张完整的画,只是没有落款,应该是作画时出了什么意外才没有把款落上,这幅画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它写了一个字,而且,他真的是一副画,一副有内容、有意境的画”

    “纪昀,这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