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贵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行(贵府)出售。

    一时间这些官员们都泪流满面:不带场外支援的!本来他们因为上午在朝会上赢了一场,都挺高兴,结果还没开始吐气扬眉,就被这一棍子给抽到墙角画圈圈去了。当然了,大家府上都有几天到十几天不等的存粮。但是万一永和十天半个月地不卖粮给他们,甚至是几个月都不卖粮给他们,那他们怎么办。

    虽然晋商们肯定也会想办法,但是晋商们自己也需要对外购粮,这些官员们连家属带下人的也得有几千号人,想要解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最重要的是要是永和也对他们身后的家族用这招儿,那事情就真的大发了。现在属于北方体系的粮行基本上都已经停业了。还在向外出售的粮行都是南方的。

    永和虽然目前只占北方粮市四成的份额,但是要知道其余六成的份额却是由十几家粮行所分。而且随着大灾范围的逐渐南移,以及加盟永和的南方世家越来越多,永和所占的份额还在继续增长。永和停售,最高兴的就是这些粮行。他们现在还在按市价出售粮食,本身就是迫于永和的压力。就算是永和只针对部分人停售,也会让他们很高兴的。也不用太多,翻几倍价钱就行了:官员咋了?有本事别买啊!我们家老爷也是官儿!

    而且这还只是粮食,合兴泰的出产可是非常多的,衣食住行几乎都包圆儿了。如果把合兴泰惹急了。连这些也不向他们出售,那他们就真傻眼了。不说其它的,就是香皂他们现在就离不了了。

    能做官,而且还能身居高位的,都不是傻子,他们几乎在一瞬间就想到了后面的种种可能。因此,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同一个问题,合兴泰方面的官员们又赢回了一场。至于为,朝堂上的人都心知肚明。中立派的官员们看晋商派系官员们的眼神中甚至还带着一点点同情的意味。

    甚至崇祯帝都为此笑了好几回。在他心中,对合兴泰还有一定的好感。因为合兴泰向宫中供应的物品,都是低了市价一成。而且每年还有不少免费的进贡,包括崇祯帝很早就下诏宣布停贡的绸缎等。崇祯是一个比较节俭的皇帝,但是节俭并不是就不愿意用好东西。所以合兴泰每年送进宫的东西从来没有说退回去的。而合兴泰以低于市价一成的价格向宫中供应日常物品,更是节省了宫里不少开销。

    这些当然也就赢得了崇祯帝的好感。进而使得崇祯帝对合兴泰放松了不少警惕。在他看来,至少现在合兴泰还是很规矩的,而且做得事儿大部分都还能帮他解决不少麻烦。当然了,他只是不知道合兴泰能制造武器,还拥有武装部队,要不然他绝对不会容忍合兴泰的存在。

    出于各自的理由,他身边的亲信们都没有把这个最关键的消息告诉他。也因为如此,他们还极力阻止相关的信息传到崇祯的耳朵里。因此,崇祯帝才会一直坐看晋商同合兴泰的对垒。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偏帮合兴泰一下。

    当然了。其实到目前为止合兴泰与崇祯之间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现在崇祯帝的愿望就是剿灭农民军,然后最好还能收拾收拾关外的女真人。而合兴泰各家族现在最大的兴趣是挖掘海贸这座绝大的金山。因此合兴泰也一直在极力讨好着这位大明的统治者。

    现在关外的女真人同样很纠结。由于合兴泰从海路向朝鲜大量出售江南的绸缎等物品,因此女真人现在获得大明商品比历史上要容易得多,价格上也要便宜一些。这样一来,女真人中不单是贵族,连平民都可以用上大明的商品。谁家要是没有几件大明出产,都不好意思招呼人到自己家做客。

    因为这样,现在女真人从上到下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获取更多的大明物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抢了,不过抢掠危险性比较高,就算是现在大明军力不强,每次战斗也总是会死人的。最重要的就是边境地区的边民们都不怎么富有。世家也多是些小家族。这样一来每次抢掠的东西就不会很多,而且品相都不会很高,更有不少是被用过的。跟合兴泰销往朝鲜的东西相比,差了不少。

    就像去年七月他们在宣大地区抢掠,除了攻破了一座灵邱县城外,其他的都是些村镇、军堡。军堡还好些,至少还能抢点儿军粮、兵器之类的东西。小村小镇基本上除了人口就没好抢的了。北地年年大灾,贫民百姓吃的都成问题,哪还有家财供他们抢掠。就是因为抢掠的东西太少,所以他们最后才发狠攻下了灵邱县城。不过小县城里也没有太多的东西供他们抢掠。

    他们之所以觉得抢得的东西太少,除了因为现在北地边民确实很穷外,还有被合兴泰的出产养叼了胃口的因素。想想晋商们以前运到关外出售给他们的东西,在大明来说虽然不算是最好的,但也不算差了。当然了,跟江南织造比起来,确实还是有点儿差距。因此现在女真人都喜欢朝鲜商人转售的合兴泰出产:比你们的东西好,价钱还比你们的便宜,这样还让我们买你们的,当我们女真人都是傻子啊!

    不过这也不能怪晋商们心黑。要知道他们的东西成本比合兴泰高,运费比合兴泰高。这可是抄家灭族的行为,不卖高点儿怎么对得起他们所担的风险,是不是!而且就这个价钱,他们也只是几倍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