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何处金屋可藏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孝武陈皇后阿娇——by莞尔
刘彻决对是不俗的,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多情又最无情帝王的称号。刘彻的女人多啊,如果都算上的话,他自己都不会认识。可是他最为宠爱,最为著名的两个女人决对是独特的,鲜活的。以刘彻之能也不能完掌握她们。

    陈娇、卫子夫。她们的一个名字是骄傲,一个的符号是忍耐。

    陈娇失位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她的高傲。骄傲而不会妥协,不会宽容,不会和光同尘,不会低头。骄傲的原因是因为阿娇的出身太高贵,所以某种程度上陈娇被废之前是生活在童话中,所以没有看清丈夫身份的变化。

    卫子夫得势的原因是因为她的隐忍。刘彻与阿娇失和的时候身边的女人决不只有卫子夫,但是,卫子夫笑到了最后。靠的是什么,不过是她足够耐性,足够隐忍。与阿娇在史书中浓墨重彩相比,书写卫家的言语很多,但是卫子夫的出现,倒像是一个背景。历史没有记下卫子夫说过什么,一如历史一贯对待女人那样。但是,寥寥几笔,就使我们对这个女人的性格为人有所了解,那就是“侍帝甚谨”的“谨”。和顺,温婉,体贴。以一个可怜小女人的形象赢得帝王的宠爱,登上了皇后宝座,带给一家的荣耀,使世人传唱,“卫子夫霸天下”。

    世易时移,元光六年以后,两个女人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两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没有改变,直至她们死亡。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把阿娇回宫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来划分一个时代。两宫并立,昭阳VS椒房。看一下,刘彻导演下朝廷和后宫的实力分布情况,来分析走势:

    先说卫子夫一派。

    《未央神话》中我们会详细介绍卫家家世。卫家,世代奴仆。得平阳公主引荐,卫子夫得宠于刘彻。先生三位公主,再生皇长子刘琚,在阿娇回宫之后,仍没有动摇卫子夫的地位。卫青得封为大将军,卫家一门四候,宠幸非常。而与卫家联系紧密的陈家、公孙家,亦实力大长。卫家以军功得宠于君主,傲立于朝堂。而由于太子的得封,又吸引了一大批朝臣的拥护,其中不乏庄青翟和石万君一样的元老重臣。

    再说陈娇。

    陈家,四世诸侯。馆陶公主,大长公主。皇室与功勋的联姻带给陈娇巨大的关系网。这种家世,虽然历经刘彻的打压,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方面陈家在宗室,世家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样,刘彻对陈家的忌讳也就仍在。一方面,曾经威名赫赫的陈家实际上面临人才凋敝的困境。此时陈家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几乎没有。陈娇的三个哥哥是属于平庸懦弱的王孙公子。陈娇的依靠,只是她年逾古稀的老母亲。馆陶公主精于后宫斗争,对刘彻有大恩。但是对已经展翅高飞的刘彻来说,这种精于内斗的人已成过去时。最重要的是,陈娇32岁,却只有一个尚在襁褓的女儿,几乎没有诞下皇子的可能了。

    时局对阿娇十分不利。陈卫两家,如同西山日暮对高照艳阳,似乎没有未来可言。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陈家没人了吗?

    有,纪缜!

    纪缜,出生于楚国彭城。遗腹子,五岁丧母,幼时颠沛流离,自言于辽东城学习文武技艺。10岁被阿娇收养,成为阿娇义弟。联系前面我们所讲,如果纪缜的经历是真实的话,阿娇就必然有一段时间离开皇宫,否则绝对不可能收养一直没有到过长安的纪缜。在卫青大捷的那一年,卫青得到刘彻的命令,亲自绕道辽东城将纪缜接到长安。其时13岁。同年与霍去病同被任命为期门军校尉,踏上了他的从军之路。一步步成为了陈家的顶梁柱。

    帝国双璧,霍去病、纪稹,是汉朝最为激情浪漫的传奇。他们是无数敌人的噩梦,无数少年的偶像,也是无数闺中少女的梦中情人。汉武一朝,星光灿烂,但是无论何时,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都最为夺目。

    按史料的记载,纪稹,性格开朗随和,“美姿容,常言笑”,但是处事谨慎圆滑,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老练。而且十分有才华,兵法之外,与文学、音乐和书画都有涉猎。时人都知冠世候好文。而霍去病的性格则是刚毅沉默,有些孤僻高傲,不喜欢妥协,爱憎分明。这两个人的性格相差甚远。就好像一首歌的名字——《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但是这两个大男孩的友谊却十分深厚,两人有一种特别的默契,这种默契不但反映在日常的生活中,更表现在战场配合之中。

    双璧的友谊是源于少年时期门军中朝夕相处。刘彻在元光五年,同时任命13岁的纪稹和霍去病为校尉,到军中学艺。同时又亲自将这两个少年带到身边,学习兵法和诸子百家的一些学问。男人之间最好的交情就是“同学堂、同扛枪”了,而这两个大男孩的志趣相投,性格互补,又均是同年人之中的佼佼者,惺惺相惜,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好朋友。

    可是这种友谊是所有人乐见的吗?当然不是。

    我们回顾阿娇再次入宫到卫子夫自尽的一段历史,发现阿娇这一场翻身仗赢得非常微妙,“风起于毫末”,阿娇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