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就跑,李朝生见了无奈的摇了摇头,都老夫老妻的,至于搞得这么刺激的吗?
想着便忍不住笑了,夫妻感情要保持,有时候还必须要用点小手段啊。
转身回到桌子前,还有五份文件要批,谁说当皇帝好的,除非当个昏君,想要当个明君,就算自己尽力放权了,但每天要处理的事情,也是海量的。
也幸好蓝田这些官员都经过良好的培训,一般都是有事说事,而不是向现在的皇帝以及未来的皇帝那般,每天要批一堆废话折子。
其实纵观明清皇帝批的折子,大约可以分为四类折子,一类是奏事折,一类是问安折,还有谢恩折,以及贺折。
其实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除了第一个算是比较有用的折子,其余都是一堆废话折子。
奏事折,也就是电视剧里皇帝经常批阅的那种,比如弹劾哪个大臣了,那个地方发大水需要救助了,朝廷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了。
这都在奏事折里面写着。
而除了奏事折,其余折子就基本是她娘的扯淡。
比如问安折子,这是啥呢,就是大臣没事给皇帝上一个折子,内容是啥呢,总结起来,就是皇帝你好,我是谁谁谁~
当然这些大臣会引经据典把这段意思写的美轮美奂,疯狂的展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可是你通篇看下来,最后还是那几个字,皇上你好,我是谁谁谁……
说白了多是刷存在感。
而皇帝对于这样的奏折一般都会批三个字,知道了~
这个明清皇帝最多,目前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文物中,就有很多乾隆批的此类折子。
上面批文就是直白的知道了,也没有想像中的那般文言文,骈散结合的。
这是问安折,除了问安折之外还有,谢恩折。
也很简单,皇帝封你当某地巡抚了,你上个折子谢恩,大意就是,感谢皇帝的栽培,我一定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反正也是废话满篇。
最后就是贺折了,这个就直白了,皇帝过生日,太后过生日,过年了,中秋节,元宵节,大臣们为了表示一下,上一上贺折,恭喜一下皇帝,约等于贺卡。
反正也都是废话,因此经常看皇帝一天有上百封奏折要批,其中可能真正说事的也就十来封,或者更少,其余都是扯淡的折子。
而李朝生就没有那么多废话的折子,但是蓝田正在百废待兴的时候,需要李朝生处理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因此除了白天的一些正式公务之外,每天晚上差不多也会有各类文件十几封需要他来处理的。
对此他是深恶痛绝,咱们不说好了不加班的吗?
可惜九九六福报对李朝生都是一个奢侈,李朝生要接受的是007福报啊,哪有什么休息日,自己想给自己放个假,需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把积压的公务提前处理处理,给自己省出一天假陪陪媳妇儿,孩子的。
继续批吧,尽管美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在卧房等候自己,可是自己却不能贪恋女色,公务要紧啊,想着李朝生就在此开始批改文件。
只不过速度明显的加快了几分。
……
蓝田小公子满月酒闹得沸沸扬扬,最开心的就是蓝田的财政部了,财政部长这时乐坏了,看着一箱箱搬进财政部的银子,那叫一个开心啊。
这些银子会第一时间送到造币厂进行回炉重造,把银子兑一些其他金属,制造成蓝田特有的蓝田银币,又称蓝田银元。
这银元的购买力,与一两银子相同,可是其中的银含量只有八钱左右,其余的就是其他金属,以前这种银元蓝田百姓是不咋认的,他们更喜欢含银量达到了十钱以上的蓝田老银元。
可是这些年随着蓝田发展越来越好,口碑越来越好,蓝田银元越来越被认可,尤其是有了蓝田银行的存在,这银元更是被蓝田百姓认可。
为何呢?
因为蓝田发行的银元,你拿到手可以在民间按照正常的银两交易,一银元就等于一两银子,而你拿着银元还可以去银行,到了银行,你可以直接用银元兑换成一两银子。
这就让老百姓们有了很高的信任度,而且蓝田税收时,也可以用这银元抵缴税收,蓝田政府也是认得。
有此两项,就让蓝田银元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市场,现在基本可以当做正常货币使用,完成了政府信用铺垫的第一步,也让蓝田政府从百姓手逐步拿回了印钞的权利。
有人看到这里会问,大明官府没有印钞的权利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大明官府没有印钞权利,并且不能以印钞手段操纵市场,而且这个权利还是大明官府自己拱手交给老百姓的。
大明因何而亡,有人说是建奴,有人说是农民起义,有人说是士绅兼并土地,都对,也都不面,其实究根结底,大明亡于财政崩溃。
没错,明末这个年代,就是大明财政崩溃导致的,官场上,士绅勾结官员兼并土地,并且成功忽悠崇祯不收商业税,而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