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面有求死决然之色的夏国官员。
而是移开视线,扫视了一眼,剩下的那些继续低头,沉默不语的夏国官员。
然后伍子胥的嘴角,竟是微微一弯,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世间,能坦然直面生死之人,到底太少!
否则这些被俘官员,若都是誓死不降之人,此时就都应该跟随这人,出言怒骂云国兴兵进犯,暴戾无端了。
此时,剩下的那些夏国官员,依旧只是低头沉默,隐有退缩之色。与那神色愤慨,出言呵斥,慷慨激昂的中年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伍子胥很清楚,这些夏国官员面对自己的招降,之所以不主动也不拒绝,其实就是不愿当出头鸟,做第一个主动投靠云国之人,败坏名声。
再或者,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光明正大的理(借)由(口),来说服自己投降!
想到这里,伍子胥不再出言询问,而是指着这些被俘官员,对着身边副将直接道:
“将家眷在身边的夏国官吏,都挑出来,让他们配合大军接管柴桑城。若有不从者、阳奉阴违者、懈怠政务之人,一律罪及家眷!”
“其余之人,尽数押送江陵陪都,交由陛下处置!”
此言一出,几乎所有被扣押着的夏国官员,明显地舒了一口气。
没有家眷的夏国官员,知道自己今日不会被云军杀掉,心中轻松下来。
而那些有家眷的,更是为自己找到了,臣服于云国兵锋之下的理由!
我们是家眷被扣押,无奈之下,又不忍城中百姓遭受战乱,这才被逼着服从云人的,可不是不忠不义之人啊!
此时,也只有那名中年官员,此时犹在骂骂咧咧,然后被实在不厌其烦的云军将士,寻了块破布,塞入了其口中,这才得了清净……
在云军攻占柴桑城之后,整个浔阳郡,也便再无能够阻挡云军的力量。
而南部的豫章郡,也再无险要之地可以固守。云军随时可以借助鄱阳湖水道,直接攻入豫章郡郡府洪州,彻底占据豫章郡。
伍子胥此战一启,便志在攻取夏国京师金陵城。
而此时,伍子胥一部距离夏国京畿之地,也仅隔着一个宜城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