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抚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四章:早做准备才是正理
能坐以待毙?」

    萧绰笑了起来:「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孙淳眼睛一亮,「太后还另外有安排?」

    「你到时候就知道了!」萧绰道。

    「那耶律隆绪,耶律辩机这些人怎么处理?」孙淳道。「他们现在可跳得欢,偏生又一个个的都是实权人物!」

    「且留着吧,总得给小贤留几个得力的人手使用!」萧绰道:「不好把先帝的这些老臣子都收拾掉,那样的话,不免会伤了他的心。」

    看着有些神秘莫测的萧绰,孙淳委实有些猜不透萧绰的下一步到底是什么。

    她似乎丝毫不担心来自于身后的暗算。

    或者说是不在乎。

    「太后,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得准备后撤了,镇南王发动总攻,就在这几天,一旦他失败,我们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撤退到析津府去!」孙淳道。

    「孙朴会安排的,你先回析津府吧!」萧绰道:「很多事情,便是从那里开始的,如果在那里结束,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孙淳皱起了眉头,太后说话很怪,以前从来没有过,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襄阳城外,耶律隆绪喘着粗气爬上了军队刚刚垒起的土城,对于他来说,现在的天气,当真是不太友好,整个人即便一动不动躲在荫凉里,照样是汗如雨下,更不用说像现在这样的剧烈的运动了。

    作为这里地位最高的人,他能享有的特权,便是只穿了一个背心,头上有人打着伞,后头跟着一个人不停地替他打着扇子。

    爬到了最高处,他屁股一蹲,后头立即便有人适时地塞了一把太师椅到屁股下头,一伸手,一个用草裹着的水壶便递到了他的手中。

    壶中的水冰凉冰凉的,出发之间,刚刚从深井之中捞出来,一大口下去,一股凉意立时便从喉头直下小腹。

    不过汗,倒是出得更多了。

    接过一边侍卫递过来的毛巾用力地擦拭着额头。

    时隔多年,大辽终于又回到了原点,再一次来到了襄阳城下。

    只不过对阵的双方,大辽这边由耶律敏变成了自己,而对面则由吕文焕变成了王柱。

    当年耶律敏在这里打了半年之久,都没有打下襄樊,现在换了自己,打得下来吗?

    耶律隆绪脸上的肉抽抽了几下。

    自己当然不能

    。

    比起在军队之上的造诣,自己并不比那耶律敏强。

    那时候的襄樊守军,可没有如今的宋军强。

    那时候的襄樊城池,可没有现在如此的牢靠。

    那个时候,刘整的水师曾长时间地控制着汉江,

    而现在,汉江之上来回游戈的却是宋军的水师。

    耶律隆绪突然站了起来,抬腿踢飞了脚步的一个土坷垃,怒道:「打个雀雀!根本就没法子打!」

    耶律隆绪突然发疯,周围的人都面面相觑。

    王柱一路后撤,甚至放弃了南阳盆地,可不是他当真就被自己的打败了,实际上,这一战,王柱根本就没有与自己正儿八经地打过几仗。

    而自己在不断地前进之中,后勤补给线在不断地被拉长,运送粮饷物资的消耗也愈来愈大,从河北诸地每运来十斤粮食,路上便要消耗一半,真正到手的,也就五斤左右。

    而在河南地面之上,能弄到的粮食物资,基本上已经被榨干净了。

    宋军的战略,清晰无比。

    那就是要把战争导向一个长期僵持的局面上来。

    为此,他们不惜放弃了大片的土地。

    拼钱,拼积蓄,大辽一向都不是宋国的对手。

    远处的坚城让耶律隆才没有半分攻击的欲望。

    除非现在就给他上百门大炮,他或者会试一试。

    自己现在还等在这里,完是因为对耶律珍还抱着那么一点点期望。

    万一出现了奇迹呢?

    万一江淮赢了呢?

    承天皇太后说得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仗打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委实该考虑以后怎么办了。

    承天皇太后主持了这一切,而自己到现在为止,也算是竭力支持了她的这一战略主张,既然失败已经不可避免,那也就不能怪自己另有想法了。

    耶律珍失败,大辽将会退出河南,退出京东,甚至于退出河北。

    所有的一切,都将回到最早时候的样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需要承天皇太后掌权呢?

    皇帝掌权不是一个样子吗?

    以前皇太后威权不可动摇,反对他的人,基本上只有往黄泉路上走一走,但现在可不一样了。

    耶律珍一败,皇太后的亲信,将损失大半,耶律敏又远在西北,鞭长莫及,光靠一个孙朴,能济什么事?

    如果听劝,自然还是大辽的承天皇太后。

    如果不听劝,大辽没有这个皇太后,照样也能活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