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首,与妙一退去。
恒山派的“二师姊”,方歌吟听说过,就是外号人称“千手一剑缁衣衫”的静一师太。
她的武功,据说远胜少林铁肩和无情公子,武功直逼天音,只是向不涉江湖,故未列入年轻一辈武林人物高手榜内。
方歌吟又一阵天旋地转,他用金虹剑支地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他知道他的时日,是越来越无多了,所以他一定要赶上恒山,赶去见到桑小娥。
从金龙峪而入,峡隘崖高,西崖绝壁下,所见一处飞阁翼楼,犹建于空中,便是如岳绝景悬空寺。
悬空寺为当时武林三大绝地之一,素女峰毕竟还是男子禁地,但女性出入自如,方歌吟勉力绕悬空寺,先登虎风口。
循步登雪路,路陡地险,山风呼号,宛如虎啸,有诗云:“龙从殿阁拟摩天,俯觉姜山拜岳颠。石磴路攀红日近,松案遥望白云悬。棋声敌断千年梦,洞古封残历代编。我欲凌风发清啸,谁知侠气共盘旋。”诗中的“阁”,是比岳的主庙“朝殿”,“棋声”则指“琴棋台”,样传八仙中的吕洞宾曾在此弹琴下棋。
虎风口风大,方歌吟因体力未复,摇摇欲坠。
这时谷口楼匾下有一个人,缁衣衫飞,人却如铁,钉在地上,纹风不动。
方歌吟以剑支地,吃力地抬头:一个女尼,年轻的脸孔。年轻的眼神,年轻的腰身,却有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方歌吟勉力道:“请问……”
那女尼的语音如剑般削断了方歌吟的问话:“我是静一。”
方歌吟是迎风的,所以不但说话吃力,连睁目都很困难,“我是来恳求恒山掌门,替桑姑娘免除削发的。”
静一衣袂飘动愈激。山风更强了。
“你已闯过“两仪剑阵章,没有回头的路了。你若知错,先划下一条胳臂,放下剑,爬下山去,按照门规,可饶一死。”
“不行。”方歌吟摇头,他鬓发向后飘飞。“我要上去。”
静一冷冷地盯他,然后缓缓地抽出一柄古铜色的剑,静静地道:“那你只好死了。”
她的身子越飘越前。山风越吹越烈。女尼的身子蒸然脱离了土地,迎面向方歌吟罩来。
她飘过来,遮住了阳光,给方歌吟当头阴影。
最可怕的,不是阴影,而是剑。
没有光泽的、黄铜的剑。
这把剑如无光无泽,比任何有光彩的剑更歹毒可怕!方歌吟无法分辨对方有没有出剑,剑来自什么方向!他拔剑。
金虹乍现,顿时镇住了尘沙,恢复了光芒。
这时静一的剑已戮至方歌吟的“承泣穴”。
方歌吟猛一仰身,一招,“倒挂金”就掠了出去,这一招连守带攻,出击角度诡异,静一惊觉,倒翻出去。
静一一倒翻而出,方歌吟即刻弹起。
静一落地于三丈外,方歌吟却已拦在她的身前。
风狂吼,方歌吟背向风势,静一对变得脸面向风。
静一以袖遮风,她的身子微微抖,已不似适才那末镇静了。
她的肩脾处有血淌下。
方歌吟的剑,已指在她眼下的“卧龙穴”上,凝住不发,剑身嗡嗡有声。
但方歌吟的剑尖有血。
剑尖的血,是由剑身流落的。
剑身上的血,乃由剑锷滴下的。
剑锷上的血,系由手指滴落的。
手指上的血,却由手臂流下。
方歌吟整只右臂,都是血。
静一那一剑,先斩中他右手,再刺他“承泣穴”。
方歌吟中了一剑,以惊人的意志力,反劈中静一一剑,摧毁了对方的应变能力,再黯刺住对方的“卧龙穴”,凝住不发。
交手不过一招,但比金龙峪中妙一谬一“两仪剑阵”中的第一关,不知惊险了多少倍,可怕了多少倍!而今局势已定,方歌吟负伤,但制住了对方,剑光凌厉。
静一居然没有闭目,还瞪住方歌吟,就似两口要把方歌吟嵌入山壁去的钉子。
“你杀是不杀?”
方歌吟疲倦地摇首,收剑,无言。
静一瞪他,哑声道:“好,你算是过了我这关。过了我这一关又怎样?清一师姊的恒岳坊关,你就过得了么!”静一暗哑的声音如恶魔的翅翼般在风中回翔。
“就算你还闯得过,遇到师父你又能怎样!我师父杀手无情,连少林天象部会被她挡于山门之外,凭你……”
方歌吟没有理会。他疲惫的背起剑,吃力地一步一步走去。离开了虎风口、离开了那多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