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430 无题

    上下脱离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夫妻,他要做的不是嘲笑,而是帮助她理解这个问题:

    “荒地往往很贫瘠,且杂草丛生。需要用数年的时间积蓄肥力,并铲除大部分杂草。”

    “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三年后投入和产出能持平就已经不错了。”

    “五年内能略有盈余,七八年左右才能成为熟地,有些十年都不一定能养熟。”

    “朝廷五年内不征税五年半税,百姓垦荒才不会赔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垦荒。”

    武舒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之前出去踏青我就在奇怪,明明有那么多荒地,为何无地的百姓不去开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陈景恪连连摇头道:“长安的情况特殊,这里的荒地无人开垦不是百姓不愿意,而是这些地都是有主的。”

    “这些地的主人非富即贵,多这一点地少这一点地都不影响他们的富贵,干脆就放在那里不管不问了。”

    “但若是有人想动这里的地,他们必然会跳出来找麻烦。”

    说到这里,陈景恪有些无奈的道:“你真该多去关注一下底层百姓的生活了。”

    “道教就是要和百姓打交道,若你这个代理教主对下面一无所知,又如何能制定出吸引百姓的法子来。”

    武舒有些羞愧的道:“我知道了,这就去了解。”

    不要觉得百姓就无知不思进取,他们也有一颗向上的心。

    之前只是条件不允许,现在朝廷出台了垦荒令,漫山遍野都是寻找无主荒地的百姓。

    尤其是很多地少乃至无地的百姓,更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为了争抢位置比较好的荒地,打架斗殴之事直线上升,甚至闹出了人命。

    对于这种情况,朝中诸公纷纷弹冠相庆。

    百姓越是积极就越说明他们的政策是对的,又是一桩善政。

    将来史书上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其他几条政令,不过和这两条一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上元节之后,这些政令正式生效。

    而前往岭南的官吏也相继出发,大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一月末李世民突然把陈景恪叫到宫里,道:“我准备离开长安去棣州青州巡视。”

    陈景恪马上就猜到了他的目的,道:“去商洲的探险队准备好了吗?”

    李世民颔首道:“已经准备好了,刚好顺路为他们送行,叫你过来是想问你要不要跟着一起去。”

    “我?”说实话陈景恪有那么一些心动了。

    穿越到唐朝之后,他还真没去过几个地方。

    最初的半年跟着孙思邈在太白山脚下打转,后来为了度牒来长安就被留在了这里。

    他也想亲眼看看古代的中国大好河山。

    不过想了想还是摇头道:“还是算了,我这人恋家,估计用不了几天就想回来了。”

    “再说了,我要是离开三天,小兕子就能大病一场。”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张娉要求的事情还没有完成,他怎么能跑。

    只是这些原因显然是不能告诉李世民的。

    李世民本来就只是觉得,天天把他锁在长安也不是办法,就想趁自己出行巡视把他带上。

    现在见他自己不想出去,自然也就不强求,道:“既如此那就算了。”

    然后他酸熘熘的道:“小兕子这个女儿算是白养了。”

    陈景恪翻了个白眼,道:“您在这伤心吧,我去看看小兕子去。”

    说完一熘烟就跑了。

    ……

    二月初,李世民离开长安,顺着广通渠进入黄河,一路东去直达棣州。

    这里是东海舰队的总部所在。

    东海舰队的全部官兵,以及棣州、青州等地的官吏,全部齐聚一堂迎接圣架。

    李世民并不喜欢这种铺张浪费,进行了严厉训斥。

    不过在参观过各州的实际情况之后,又称赞他们做的好。

    棣州、青州等地,因沿海土地盐碱化严重,只有靠近河水的地方才能勉强种庄稼。

    后来陈景恪拿出了晒盐法,朝廷在此地开垦盐田,这一代数个州陡然而富。

    没几年就成为大唐一等一的富庶之地。

    有了人气,商人就蜂拥而至。

    棣州最初是因盐而兴,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百花齐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业之城。

    其繁华程度不亚于因大运河而兴盛的扬州、镇江等地。

    正是因为这里富裕了,朝廷才会把东海舰队放在此地。

    原因很简单,地方富裕了,水师采购各种物资的成本就更低廉。

    对于吞金大户水师来说,任何一点成本上的节约,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三天后整个东海舰队所有的船员全部到位,船只全部起锚,但没有一艘船乱动,都在静静的等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