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三国很核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如你一般忠诚?”

    关羽冷声反问道:“某今辞官,便能保证继任者忠于大汉?”

    “不能。”林朝摇了摇头道,“但却能保证那些不忠之人无法把持社稷。”

    “为何?”

    “因为只有三年时间。”

    闻言,关羽在此一愣,好像明白了林朝的意思。

    权力这玩意,往往需要时间来巩固。

    掌权者就算是大奸大恶,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无法成事。

    自己为相仅三载,关羽当上大将军也才两年,一切还未成定局,林朝临走之前,还想改变一番,使之成为另一种形态。

    第二日,正是天命三年最后一场朝会。

    在刘备极度郁闷的目光中,林朝再次上疏辞官。

    紧随其后,关羽也上疏辞去大将军一职,请求归居乡里。

    这下不仅刘备惊呆了,连满朝文武也惊呆了。

    疯了,这是疯了不成!

    今天什么日子,我大汉一文一武,竟同时辞官!

    刘备表示不能理解,以至于有些愤怒,当场就把两人的奏疏扔了回来,若不是在朝堂之上,刘备甚至要指着二人的鼻子大声呵斥。

    你们俩到底想干什么!

    云长,子初素来喜欢胡闹,你也不懂事是吧!

    退朝之后,满腹怒气的刘备当即命陈到去请林朝与关羽,想问问二人辞官的缘由。

    半晌后,陈到急匆匆赶了回来,却向刘备禀告道:“陛下,丞相与大将军府中,皆空无一人!”

    “什么,快快摆驾,朕要出宫……”

    话虽如此,可还没等到仪仗摆好,刘备便等不及了,便带着数十名禁卫急匆匆出了皇宫,直奔林朝与关羽的府邸而去。

    正如陈到所言,关羽的府邸已空无一人。

    见此,刘备大惊失色,急忙又赶往丞相府。

    这里倒是有人,却是林夕早已在此等候。

    “参见陛下!”

    见到刘备,林夕赶紧行礼道。

    刘备赶紧问道:“不必多礼,子初何在?”

    “回陛下,家兄下朝之后,便率一家老小出城去了。”

    “去往何方?”

    刘备这下真的慌了。

    谁能想到,林朝居然玩了个不辞而别。

    林夕默然,随后掏出了属于林朝的丞相印绶,双手呈上,口中说道:“家兄令臣禀报陛下,这些年屡征杀伐,他已十分疲倦,如今天下太平,他也该返回故里,安度余生。此外,临行之前,家兄还有一言留与陛下。”

    “是何言?”刘备赶紧问道。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闻言,刘备面色动容,却沉默了,久久不发一言,却也没再派人出城追回林朝与关羽。

    天命三年末,丞相林朝几番辞官不许,遂挂印离去,归居乡里,至死都没有再踏足雒阳半步。

    大将军关羽亦辞官归乡,安享晚年。

    此等高风亮节,视权位于无物的做法,被之后的历代史官所大加赞扬,丝毫不吝溢美之词。

    不过林朝临走前最后玩的这一手,也算开创了一个先河。

    自林朝之后,刘备便不再设丞相之职。

    由此之后,历代大将军与内阁首辅,在任三年必上疏辞官,不然便会被世人骂作贪恋权位。

    天子若下诏挽留,便继续为官。

    又三年,荀或彷效林朝上表辞官,刘备虽然强烈挽留,但荀或却效彷林朝挂印离去,归居乡里。

    荀或之后,诸葛亮出任内阁首辅,历任三载后,上表辞官。

    这次刘备依旧不准,诸葛亮却不敢违背老师林朝创下的先河,正准备挂印离去时,却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山的信件,正是老师林朝劝他继续留任。

    你才几岁,就想着退休,简直是痴心妄想!

    诸葛亮无奈,便继续出任内阁首辅。

    又三年,继续辞官,刘备依旧不准。

    可诸葛亮依旧每隔三年便上表辞官,一直到三十年后,诸葛亮年近六旬时,继任的天子刘禅才终于放他归降养老。

    也正是由此开始,大汉帝国的权力交接,开启了和平演变的先例。

    此后任凭政局如何演变,都只是朝堂上大人物的争端,极少会波及到军队和百姓。

    如此二百年后,汉祚再衰,但这次没有产生新的乱世,只是进行了一次朝堂内部权力洗牌。

    天子的权势被大幅削弱,不再享有乾纲独断的权力。

    原本属于天子的皇权,则被内阁、军机府、都察院三方瓜分。

    由此,演变出了一个三权鼎立,却又相互制衡的局面。

    而大汉帝国,也在这新一轮的演变中重获生机,继续延续了下去。

    天命二十七年,深秋九月。

    在故乡又安度了二十四载光阴后,在一个秋日灿烂的午后,林朝美美睡去,再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