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次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七章 一个小村的崛起
一担挑回来的,可见其辛苦程度了。村里有一家,就是两夫妻闲时挑煤,烧红砖盖了一栋红砖房,现在60岁了。

    有一个木质的模子,这个煤饼就是我们现在吃的饼干一样,所以叫煤饼。一个模子是4块吧,把挑回来的煤筛一下,把粗的筛出来,用水和好成泥状,倒在模子里面,依模子,拔平,多的煤抹去,少的再加上,抹平后,拿起模子。

    这样依次反复的制作完成。待煤饼干后,收集起来码放好,盖上薄膜,防止雨淋湿,烧砖时用。

    桑鱼村其实很小吴家乡是一个样子的,朱朗从外地将煤炭给调过来,然后让桑鱼村的人制作这些。

    最后一步:烧窑

    砖胚制作好了,煤饼做好了,最后就是烧窑了。烧窑就不用多说了,十个窑口,一次性部烧起来,三天可以出大约五十万块砖。

    这些砖会被运到登州的各地,其中两处深水港和造船厂是最需要的,并且现在还仅仅只是开始,根据朱朗的指示,桑鱼村还要再建三十门窑口,出砖的速度必须要达到一天百万块砖。

    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但是桑鱼村的人却部为了这个任务而拼尽力。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很简单,因为这是他们唯一拜托贫困的方法,朱朗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要牢牢的抓住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很难得,如果不抓住,他们就将失去所有的好日子!

    但是只要抓住了,那么他们的日子就只会越来越好,就好像现在,朱朗不但建立了砖窑,还建立了学堂,建立了食堂,更是给这里的村民都修建了砖房。

    现在整个桑鱼村的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孩子都可以赚钱,这是以往谁也不敢想的,可是现在却真的部都有了,所以桑鱼村的人十分感激朱朗,这种感激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一点点的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