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单纯的碳原子按四面体成键方式互相连接,组成无限的三维骨架,是一种典型的原子晶体结构的材料。
由于金刚石中的c-c键很强,所有的共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因此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不仅硬度大,熔点极高,而且不导电。
基于它的硬度,这东西在工业上一般且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磨具、钻头和切削刀具等。
至于其他的工业用途,金刚石的性能其实并不怎么样。
虽然它的硬度顶尖,但不导电,且燃点较低,在纯氧中燃点只有720~800c,哪怕是在普通的空气中也只有850~1000c,这种燃点温度达不到很多材料需要的要求。
所以金刚石的工业用途其实挺窄的。
当然,这玩意纯度高的,用来充当智商税还是用的挺广泛的。
哪怕是在目前已经能够大批量人工合成,甚至自然界都有大量出产的情况下,一克拉宝石级别的金刚石价格依然不低,远超黄金。
.....
在这种芯片中观察到金刚石这种材料,韩元是相当讶异的。
不过对这种金刚石的研究,却又发现了一些特别的性质。
那就是这种芯片中的金刚石,从成分上来分析,并不出纯碳结构。
除了金刚石原有的碳结构外,里面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氮原子和镧化镓硅分子。
这也是它并不是高透明的状态的原因。
韩元推测,氮和镧化镓硅,可能是这种芯片完成‘电路计算’逻辑电路计算数据功能的核心原因。
而随后完成的辐射传输检测的数据更是证实了这一点。
在通过像芯片中倒入一定量的能源石辐射的时候,这些由特殊金刚石制造而成的‘路灯’迅速亮了起来。
而这种亮起来的‘路灯’,并未像普通的灯泡一样,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散发光芒。
它更像是一种由激光笔发射出来的激光,呈现出直线传播,由一个路灯出发,指向和传递到下一个路灯上。
这种能力,代表着它能和加工好的芯片一样,能做到控制电流的前进方向,也能不停的进行电流开关,进而实现逻辑电路的计算功能。
最关键的是,在后续的高频间断辐射传导实验中证实了这种金刚石不仅能实现光导传播和辐射粒子,还能抗住超高频率的间断辐射传导。
简单的来说,就是你不停的去开关卧室房间里面的灯泡,从一秒一次,到一秒十次,再到一秒百次。
这种情况下,劣质一点的灯泡可能在一秒十次的时候就直接烧掉了。而这种金刚石,能抗住一秒三十万次的开关。
虽然用电灯开关的方式来形容这种顶级高科技有点那个,但原理却就是这种。
在能抗住高频间断辐射,且能稳定传输辐射粒子和光导,以及能控制两者的路线后,这种金刚石已经有了逻辑电路的功能,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做到数据计算是完全可以的。
......
“还真是另一条路线,不过底层架构和计算基础倒是一样的。”
“碳基芯片和硅基芯片是通过控制电流的开关通过来实现逻辑电路的计算功能。”
“这种金刚石则是通过控制光辐射和粒子辐射来实现逻辑电路的计算功能的。”
“而且它的带隙相当小,导能能力特别强,甚至可以说是直接由‘间接带隙’变为‘直接带隙’。”
“这样一来,计算效率能提升最少十倍以上,高的话能达到间接带隙的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是数万倍。”
“难怪这种芯片里的逻辑门结构数量并没有那么多。”
“.....”
实验室中,韩元整理着针对这种芯片的研究数据。
虽然对于这种芯片、里面的材料是如何制造的、如何控制粒子辐射,光辐射的角度强度之类的东西研究毫无进度。
但这种芯片的运行机制最起码弄明白了。
在计算机芯片中,电子带隙是半导体材料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性。
这东西导带的最低点和价带的最高点的能量之差,也称能隙。
是判断材料物理性质随弹性应变变化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大功率或高频器件性能、寿命等一系列的东西。
带隙越大,电子由价带被激发到导带越难,本征载流子浓度就越低,电导率也就越低。
简单的来说,带隙大,它的导电能力就越低,带隙小,导电就越高。
比如金属材料的带隙就远比非金属材料的小,这也是金属的导电性能强于绝大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原因。
而材料的电子带隙分两种,一种是间接带隙,另外一种则是直接带隙。
相比较之下,直接带隙半导体中的电子更容易发生跃迁。
因为在直接带隙中,电子可以直接跃迁释放光子,不涉及动量的变化。
而这种特殊的金刚石,是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