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章:遥感观测技术与预测地震
不限于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数据(进行中,当前信息收集度172点。)。”

    遥望星空支链任务奖励:基础任务奖励:“初级观测技术应用知识信息(已发放)。”

    额外任务奖励:“依据系外星系信息资料收集度和完整度决定。”

    果然,外太空探索任务支链任务四:遥望星空支链任务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基础任务的奖励也已经发放了。

    只是他之前的注意力没放在这个上面,再加上这种支链任务的基础部分完成系统是不会提示的导致忽略了而已。

    初级观测技术应用知识信息。

    看着遥望星空支链任务的基础任务奖励,韩元在脑海中迅速将这道知识信息搜索了出来。

    观测技术打开,映入眼中的,从第一类‘遥感观测技术’开始。

    光学遥感观测技术。

    微波遥感观测技术。

    重力遥感观测技术。

    卫星遥感观测技术。

    天基遥感观测技术。

    .......

    ......

    第一类的‘遥感观测技术’打开,韩元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遥感观测技术。

    随便翻阅了一些,他便知道这份观测技术是个好东西。

    虽然算不上黑科技,但里面各种遥感观测技术比起外界各国研发的观测技术更加强大和完善。

    比如‘遥感观测技术’里面的‘地基动态观测技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地壳的活动。

    而用处,也很显然已经,地震,火山爆发,海啸,这些自然灾害基本都是地壳的活动引起的。

    能预测地壳的活动,提前警报的话,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价值可谓是巨大无比,而这还仅仅只是这份初级观测技术应用知识信息中的一项观测技术,总体占比九牛一毛都不到。

    .......

    “这东西可以给元初实验室,能够减轻不少的自然灾害损失。”

    一边翻阅者脑海中的观测技术,韩元一边将有巨大价值的观测资料筛选出来。

    浏览了一会后,韩元略微有些失望的关掉了初级观测应用知识信息。

    里面的各种观测技术虽然繁杂种类齐,但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韩元目前最想要的,是应用在宇宙飞船上的观测技术,以及超光速观测技术或者说光速补偿观测技术这两种。

    前者是为了进入太空做准备。

    而后者,则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宇宙的面貌。

    光速这种东西,就像森林中树叶一样,遮住了所有文明的视线。

    受限于光速,遥远的宇宙当前发生了什么人类永远无法知道。

    就像六百光年外的参宿四,现在是否已经爆发了超新星,谁也不知道。

    那些通过各种天文望远镜和摄电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获取到的数据,只不过是光穿越了六百光年的距离后带来的。

    这也意味着,在地球上,如果没有超光速观测技术或者光速补偿观测技术的话,人类能看到的,永远都是六百年前的参宿四。

    至于现在同一时刻在参宿四上发生的事情,人们要等到六百年后,才能知晓。

    光速,是辽阔无边宇宙中最大最厚的一堵墙。

    它隔离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文明,只有少数文明才得以突破它的限制,看到或者去往更遥远的宇宙。

    目前来说,在各种观测技术中,韩元最想要的就是能够突破光速的观测技术了。

    这样他就能实时的看到遥远的宇宙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被动的等待光将信息带过来。

    除此之外,超光速的观测技术也能应用宇宙战争中。

    在双方差距没到完碾压的情况下,宇宙战争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数的多少?还是武器的先进?亦或者是后勤工作?

    都不是,是信息。

    信息的获取,是决定宇宙战争的成败因素。

    宇宙实在太辽阔了。

    对比起地球上发生的各种战争来说,宇宙战争绝对是另外一种形式。

    光是一个太阳系,就足够容乃无数的星际战舰。

    大大小小的战舰往太空中一钻,没有足够的观测手段和信息获取手段,你眼前只有漆黑一片的太空,什么都没有。

    而以光速为基础的各种观测手段和通讯技术,在太空站的时候,信息延迟就体现出来了。

    地球上和火星最远的距离的时候有四亿公里左右,按照这个距离来算,以电磁波进行沟通的话,每一次的通过都足足有一千三百三十秒。

    也就从地球上发一道指令到火星,火星上的人需要足足二十二分钟才能接收到,更别提更远的海王星,冥王星等星球了。

    光速很快,但在以光年为单位计算的宇宙中,又显得太过缓慢。

    光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