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1章,将军闻风而逃
候就验证了参谋长的话,五十六师团打没了。

    可若是现在撤退,万一敌人战车部队没有奔着曼德勒来,不免显得自家被打成了惊弓之鸟。

    若是敌人战车部队迅速赶来,以其机动性三十公里不过半个小时。

    下令紧急撤退,仓皇之间能有多少人转移走?

    绝大多数人定然会被抛弃掉。

    就是坐着卡车转移的,万一被敌人发现追击,无疑是羊遇见了狼,只有放弃汽车四散而逃的份。

    撤不撤,都有多种糟糕的预期。

    当然也有不同的好处,也许坚守城市能等到援军,也许撤退的师团指挥部能够安然的到后方。

    渡边匹夫此时做出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关系着五十六十团几千人的生死。

    完不能凭感情用事,只能用最理智的大脑来思考。

    参谋长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再三催促:“将军,不能再犹豫了,做决定吧!”

    没有太多的时间能留给他权衡利弊了。

    把所有的可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渡边匹夫咬着牙下达撤退命令:“即使最后守不住了,也不能把城里的物资留给敌人。”

    “将军放心,我一定不给敌人留下任何一点可利用的空间。”参谋长回答的干脆利落。

    手下一帮后勤机关人员打不过敌人,搞搞破坏还是很容易的。

    言之于此,渡边匹夫丝毫不拖泥带水,师团指挥部的重要军官及人员,几百人迅速登上卡车从南城门出城撤离。

    ……

    “哎哟,小鬼子鼻子够灵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三十多辆步战车浩浩荡荡的杀向曼德勒,其中的九号战车是副团长龙文章的座驾。

    能观察到敌人的动向,是动用了无人侦察机的缘故。

    还没有赶到曼德勒,龙文章就已经透过飞在天空的无人机,看到了城区主干道上如一条长龙直奔南城门的车队。

    都不用琢磨,车队上一定搭载着大量关键人员。

    对于敌人果断的决定,龙文章极为赞叹。

    若不是有无人机看到了,兴许还真就让敌人跑了。

    龙文章拿起通讯器:“迷龙,日军有车队从南城门跑了,上面肯定有大官。别说没给你机会,带领你的一连给我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保证完成任务。”迷龙相当积极的回应。

    不要忘记了他现在还是戴罪之身,不立下一场大功,都要被昔日的战友甩到后面去了。

    第一梯队的十辆步战车,把油门踩到了底,完以步战车最大行驶速度向前突进。

    实际上日军在情报上是完缺失的。

    根本不了解川军团的新式武器,到底拥有哪些性能,效果又如何。

    零四式步战车具备水陆两栖作战能力,水面最大行驶速度为二十千米每小时。

    故而在日军眼里不可跨越的两条江河,对他们是如履平地。

    另一个步战车的陆地速度,在较为平坦的公路行驶,最大速度为八十千米每小时。

    二战时期,坦克的公路行驶速度,为每小时四十到五十公里。

    日军运输主要配置的丰田卡车一型和尼桑一八零型,两者相差不多都是彷的美制雪佛兰卡车,道路良好时能跑每小时六十到八十公里。

    日军以为川军团的战车是追不上他们。

    恰恰相反,两者的最大时速一样,并且当地失修的公路对于卡车来说很难跑到最大时速。

    采用履带的步战车则可以毫无顾忌,追上只是时间问题。

    对了,三十公里的路程用不了半个小时,二十多分钟就够了。

    龙文章率领二十余辆步战车迅速的赶到北城门,厚实的木门紧紧的闭合着,城墙上站着许多持枪的日本兵。

    显然在得到命令后,值守城门的日军反应速度很快。

    从城门口一地平民的尸体来看,为了关闭城门防止敌人突进来,日军用上了激烈的手段。

    “副团座,敌人有了准备,要打吗?”

    “用穿甲弹,瞄准城门来一发!”龙文章不假思索地命令道。

    来都来了,不试一试怎么能行。

    穿甲弹自动装填,炮塔旋转瞄准,开炮。

    炮口炸起一团火焰,用来对付装甲的穿甲弹带着快到极致的速度,精准的命中了厚实的城门。

    能打中移动的坦克,打中一个固定靶子就不成问题。

    城门是用木头制作的,不过挑选的是百年的榆木,木体十分坚固。外面还包了一层铁皮,钉满了铜钉。

    如此防护力对于古代冷兵器攻城,自然是相当够用的。

    可是对于现代的大炮就不够看了。

    无论是两层薄铁皮,还是百年老榆木,都挡不住百毫米口径的穿甲弹。

    一发击中,城门上立即出现个碗口大的窟窿。

    正在城门洞里堆积杂物试图阻挡的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