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得有多难劝降了。
要论斗嘴皮子,川军团团上下,能跟孟烦了平分秋色的都不多。
至今还没有人能在孟烦了嘴巴上占到便宜。
“我知道很难,但还是要尝试劝降他。”
龙文章对孟烦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想让孟烦了认识到这项任务的重要性,继续干下去。
一个被活捉俘虏的日本少左,对于日军的士气有相当大的打击。
如果此人愿意合作,配合宣传一二。
作为开了先河的第一人,这位少左所能产生的价值意义,不亚于干掉日军一位将军。
总而言之,只要这位少左还活着,就比死了更有价值。
迷龙敲了敲边鼓劝说道:“龙副团座都说了,你就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呗。”
“那我再试试?”
孟烦了明白办好了是大功一件,可心里还是没底,先给龙文章打了个预防针:“你们别抱太大期望啊!那家伙是个死硬分子。”
“试试吧,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龙文章鼓励他大胆的尝试,成功了可是很有价值的。
孟烦了刚要往回走,看到陈浩哼着小曲儿从里面走出来,想来是心情不错。
“团座。”几人纷纷问候。
“都在啊!”
陈浩笑眯眯地说:“那正好,安源少左愿意反正,孟烦了你给他安排一下住所,少校的级别待遇。
不要忘了派人严密监视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能放松警惕。”
啥?
三人听得一脸茫然,鬼子少左居然愿意反正,就是投降配合他们?
“团座,您是怎么说服他的?”
“这不会是那老鬼子的阴谋诡计吧?”
孟烦了急着追问,就差没把“团座,你被鬼子忽悠了”写在脸上。
龙文章一脸的怀疑,能在日军爬到中层的,都是深受日本****思想洗脑,嘴上整天念叨为帝国为天皇。
这种人很难说服,要靠耐心一点点的磨,便是最后失败了都不稀奇。
把人送过来才多一会,就被搞定了。
龙文章完想不通,也觉得陈浩是不是被那老鬼子骗了,等一找到机会,老鬼子就自杀或者逃跑。
面对三人的不相信,陈浩并未直接解释,指了指身后,让他们自己先去瞧。
不一会的功夫,三人回来了。
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见了愿意投降的安源少左一面,是大受震撼。
“他居然真的愿意投降,以前可从来没有过,这可是一个少左,军官啊!”迷龙嘴里喃喃的念道,人处于失神的状态。
孟烦了迫不及待的问道:“团座,您是怎么做到的?”
他可是已经说破了嘴皮子,连翻译的嘴皮子一块磨破了,愣是让老鬼子喷了一脸口水。
实在想不通如何能做到。
陈浩笑了笑,严刑拷打用武力逼人屈服,是无能之辈才会用的下下策。
真正高明的手段,是杀人诛心!
在戏剧《**》的剧本中,有一个情节是劝降**,阎肃老爷子的第一个版本劝降词是:
“多少年正织圈里较短长,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
武装革命是空流血,公产主义太渺茫。
常言道英雄豪杰识时务,何苦再出生入死弄刀枪?
倒不如抛开名利锁,逃出是非乡。
醉里乾坤大,笑中岁月长,莫管他成者王侯败者寇,再休为他人去做嫁衣裳!”
看看这个劝降词,包含利己主义与出世哲学,完对准人性的本能和弱点,摆出一套有理有据的价值观。
别说普通人会直接破防,就是拥有坚定信念的战士,也很难不为所动。
**能不能接得下?很难下结论。
第一版本的劝降词杀伤力太大,所以很快改出了第二版。
“你如今一叶扁舟过大江,怎敌他风波险恶浪涛狂;
你如今身陷牢狱披枷锁,细思量何日才能出铁窗。
常言说活着总比死了好,何苦再宁死不屈逞刚强?
倒不如,激流勐转舵,悬崖紧勒缰,干戈化玉帛,委屈求安康,人逢绝路当回首,退后一步道路更宽广!”
虽然杀伤力低于第一版,但仍然是利用人求生的本能,循循善诱,步步紧逼,普通人也很难防住。
巧了,陈浩就学过这路数,包含哲学的劝降他没那能耐。
但利用人的求生本能,给鬼子少左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还是较为容易的。
当下日本已经走下坡路了,国内经济已经崩溃,实行粮食配给制度。
在过去的几年里,日本花掉不菲的外汇,大量的从美利坚进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转化为子弹炮弹、战车铁甲舰。
直到外汇和黄金花光了,买不来战略资源,只有抢一条路。
偷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