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唯一出路
混的如鱼得水,身居高位的。

    但是,有一点也不应忘记,虽然权翼四处打工,好像没有什么立场,或者说,他现在是一心在为了氐秦着想。

    但实际上呢,他这里在激情辱骂朱序,然而,他自己也是汉人。

    这就是为什么他单说晋人,而不说汉人,因为,他自己也是汉人,就算是给氐秦打工,也总不能辱骂先祖。

    这样的话,对于他自己的名声也不太好,在这边混,名声可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让符融认为,他权翼现在是一心跟着符融混的,绝对没有二心。

    要不然,他还能安安稳稳的混到今天吗?

    符融却懒得去猜权翼的心事,他早就看开了。

    你看现在的这个形势,他大秦都从坐拥半壁江山,变成了今天这副德性,不只是领土大大减少,人头也绝对不能和以往相提并论。

    很客观的说,真的穷,真的没有了实力。

    难道,符融不想兴兵东进,和姚苌一决胜负吗?

    一雪前耻,把长安城夺回来?

    想的,如何不想,做梦都在想,然而,现在的秦,还有那个实力吗?

    可以说,勉强防守住现在的地盘都已经是相当困难了,还想进取呢,那是自不量力。

    要不是有了这种预期,符融又怎么会捏着鼻子,冒着风险也要和晋军合作呢?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样做,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被晋军吃掉几个城池。

    但是,对于现在的氐秦来说,除了打仗,符融甚至想不到可以顺利调动氐秦战斗力凝聚力的活动。

    打仗,复仇,夺取更多的土地,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型势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符融所领导的氐秦,存在的唯一意义。

    什么发展民生,什么注重财税,甚至是协调几方的势力,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符融关注的重点。

    地盘都快没了,还考虑那些事做什么?

    很清闲吗?

    这个原理就好像是,想当年,诸葛孔明在蜀中的时候,明明可以偏安一隅,不参与中原的混战,或许也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几十年。但是,他却偏不这样做。

    他数次兴兵北伐,出隆中,竭尽力也要让队伍运动起来,那种处境,其实和现在的氐秦也差不了多少。

    以诸葛孔明的睿智,他不可能看不出在所谓的三国鼎立之中,蜀的力量是最为弱小的。

    如果他们的力量足够强盛,他们也不必天天扛着汉室正统的旗号了,这就是在给自己的队伍找正当性。

    诸葛孔明很清楚,北伐之路很艰难,他们几乎是无法和兵强马壮的曹魏相抗衡。

    所以,你可以看出,诸葛孔明数次获胜,基本上都是运用的巧计,利用敌人的猜忌心理,或者是对形势的不熟悉做文章。

    但实际上呢,虽然当时的曹魏无法吞并蜀中,但是,那只是无法一口吃掉而已。

    蜀中之于曹魏呢,你是根本啃不下他几个硬骨头的,所以,很明显的,实力的强弱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明明也打不赢,明明还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诸葛孔明还是执意北伐,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蜀中势力保持活力,保持凝聚力。

    要不然,每战必败,眼看着强大的敌人,自己这边不管是士兵也好,普通百姓也好,士气也就会越来越低落。

    长此以往,蜀中就失去了存在的正当性,不必别人来打,自己就先倒下了。

    所以,现在的符融,真的不会像权翼这般,看什么事情都义愤填膺了。

    “朱序去了,才说明他是个聪明人,因为本来就是我让他去的。”

    “你让他去的?”

    “这怎么可能?”

    “我不相信!”

    权翼急的大呼小叫,符融却依然不动如山,还让他坐下呢!

    权翼哪里还坐得住,只是一味的拉着符融,今天不说清楚了,谁都别想走!

    符融无奈,只得照实说了。

    “子良,朱序去镇守天水,是我做的决定吧!”

    权翼吹了吹胡子:“当然是你,当时我还阻拦你了,你偏不听,你看看今天!”

    符融笑道:“既然我让朱序去天水,朱序便明白,这就是为了和晋军打配合才做的安排。”

    “朱序是晋军降将,那个时候投降,就是因为被俘了,求死不能,不得已才降了的。”

    “这些年来,虽然他在氐秦还算是安分,但是,心里可没有一刻放下过晋,朱序也知晓,我们对他的心意也很清楚,只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挑明而已。”

    “前些日子收到了晋军的书信,这件事我也没有瞒着他,现在让他这位从晋朝投降而来的大将军去天水镇守,和晋之汉中遥遥相对,只要朱序还有头脑,他就该看出,我们已经准备和晋军合作了,派他去,就是因为他曾经是晋将,这样比较方便。”

    “可是,此人一向心向晋军,到时候,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