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火热199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这不是要人命吗?
    武长风将工作安排给柳条,进出货,原材料看管好,自己独自一人带着账本去往经济委员会。

    柳条拍着胸脯保证:这个厂子有你没你都一样。

    武长风:……

    但不曾想,到了下午,刘科长就给柳条出了一个难题。

    这货最近几天确实老实不少。

    但心里蔫坏,憋着不少坏水。

    上一次柴局长带来十多个工人给他一种启发。

    这厂子不是赚钱吗?

    我可不是眼红,就是看不惯武长风嘴脸!

    直接向矿务局打了报告,申请将其他效益不好的三产员工都调过来。

    有钱大家一起赚啊!

    矿务局当下同意,这种好事百年难遇。

    一个效益拔尖的厂子,可不得为社会做做贡献吗?

    调人!

    一窝蜂送来190多人!

    这可把这190多人笑的屁腚开花。

    谁不知道拖拉机厂工资贼高,都特么赶上局长了。

    甚至有几个家齐上阵的家庭都拿到了1000块!

    在这个时代,1000块可是国平均工资的5到6倍!

    谁人不羡慕?

    哈喇子都止不住的流。

    以前托人找关系想要进入拖拉机厂,主管人事的拿钱不办事。

    现在妥了,这种好机会抓不住都是二傻子。

    刘科长鬼就鬼在,矿务局送来190人,他转头就告诉柳条矿务局送来200人!

    其中10人是他从自己老家农村弄来的农民工。

    一方面让自己的亲戚赚点钱。

    另一方面用以打击武长风,狠狠的报复。

    这种夹带私货的行为,柳条肯定分不清辨不明。

    经过刘科长改动的名单,怎么能看的出来?

    柳条第一时间是戒备的。

    总感觉刘科长笑里藏刀,没有好事。

    想去矿务局打听一下情况,但又怕伤及双方感情。

    同时也不知道找谁对名单。

    加上吕老板打来电话,鱼骨天线到温州没三天,被敲糖帮的子弟包圆了。

    已经踏上国各地,分散开始销售。

    按照吕老板的估算,一个星期后,将进货80万,让柳条做好生产准备。

    此时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柳条也仅仅犹豫一下,就将200名工人登记接收。

    现在,拖拉机厂一片欣欣向荣,从原本只有50个工人,翻到250多名。

    柳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管理之中。

    晚上学习武长风留给自己的管理制度,白天用于实践。

    新来的工人确实不好管理,一天天逼事多,干活倒是可以,但对于规章管理制度不适应。

    比如,干会活就抽烟,搞得车间乌烟瘴气。

    柳条直接将罚款制度大力推行下去,在加上老工人端起架子训斥不守规矩的新工人,总算让他们老实一点。

    武长风这几天都没回工厂。

    而是三番五次往经济改革委员会跑。

    这个单位其实就是招商局的前身。

    现在只负责协助企业改革和侦查私人税收。

    在过些时日,这个单位就要正式更换名称,使命也转变为招商引资,为当地经济牵线搭桥。

    武长风带着自己这个月的报税表来到大厅。

    顾远明恰好也在,他很是惊讶一番:“主动报税?”

    “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吗?”武长风回道。

    顾远明竖起大拇指:“武厂长觉悟真高啊!若是这些私人老板都像您一样,我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武长风办理完税款,和顾远明说道:“国家早晚要完善这方面问题,应该快了,等个人公司不再受限制,税收问题就迎刃而解。”

    顾远明笑道:“你上面有人?这种消息你是怎么知道?”

    “我还知道经改会要变成招商局了,你不打算施展拳脚?”

    顾远明叹口气:“我不上也不行啊,领导认为我和私人企业打交道多,可以带头做这方面工作。”

    “而招商这方面,县里也基本定下论调,国企要来投资建厂热烈欢迎,沿海私人企业也要同样对待。”

    这里面的“私人企业”并不完是个人产业。

    而是挂靠在乡镇或是其他单位的,披着皮的产业。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被挂靠单位提供名义上的合法合规,但不参与管理和生产。

    每年只拿取一部分挂靠费,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雇佣工人的数量限制。

    名义上来说,是乡镇企业,那也是国家组成的一部分。

    和国企,地方企业性质差不多了。

    两人坐下来抽着烟,武长风直指问题核心:“恐怕最后一句话才是县里面领导想说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