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宁府贤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章 乡试副主考
路还长着呢,要依仗也是他们依仗你。不过说起来,瑛儿你到底是强过我们这些做长辈,稀里湖涂四十余载,家业传到我这一代,每况日下,哪像你这般年纪轻轻就开始考虑将来之事,咱们贾氏一族合该重耀门楣啊。”

    听贾政这么一说,贾瑛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二老爷,正是因为文武皆有功绩,朝廷也跟忌惮,恩师说东来公近年来总是有意压着我,未尝不是一种爱护。”

    贾政也是点了点头,年轻能为是资本,但未见得就是好事。

    说罢正事,贾政又与贾瑛闲话起了今日的邸报。

    “如今看来,西边进展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东胡人不敢擅动,匈奴内乱未平之下,想来不日北面也将有捷报传来,只是如今东中西三路人员已满,瑛儿为何觉得朝廷还会派你去?”

    贾瑛说道:“正是因为太过顺利了,顺利到传世的功业信手可摘,舅老爷已经是九边总督了,如今又有拓土之功,若是最后连灭国之功也收入囊肿,让朝堂诸公如何心安。”

    “嘶!”

    贾政担心的吸了一口凉气,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于官场的敏锐程度远远比不上眼前的侄儿,他却是为考虑到这点。

    其实功劳太大还在其次,有句话贾瑛没有说,以他对嘉德帝和傅东来叶百川等人的了解,他们绝不会想看到大乾会出现第二个老北静王。

    “那岂不是危险了?”贾政心有担忧道。

    虽然贾王两家前阵子也闹过不愉快,可王子腾到底是他的内兄,两家的姻亲关系,也不会因为一些矛盾,而就此做罢。

    贾政为人虽然迂了些,可还是明白宫里娘娘能有今日,未尝不是因为宫中收到朝堂之上的影响,如果王子腾出事,那宫里的娘娘还有皇子杨倬还能好过吗?

    却听贾瑛说道:“我已经托贾雨村给舅老爷带信过去了,至于他能不能听得进去,就看天意了。”

    贾政又担心道:“可若因瑛儿你影响到内阁几位的布局,岂不是......”

    说道这点,贾瑛反倒不担心了。

    只说道:“二老爷放宽心,凡是都要讲一个规矩,就如朝堂诸公,他们忌惮的是继拓土之功又兼灭国之功的九边总督,但只是舅老爷本身,还不至于让他们行“莫须有”之事,这就像是一条底线,只要我不踩过界,那一切就是合情合理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满朝朱紫,又有哪个不为自己考虑的,哪怕如东来公百川公这等人物,不也贪个身前身后名吗?”

    贾政听罢,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事情如何发展,还要看接来的朝堂对舅老爷此次的开疆之功会有何种反应,怕只怕捧得太高,摔得太狠。”

    ......

    事情却如贾瑛所料的那般,朝堂上还真有人不怀好意。

    既是邸报,了解西边详细的就不止贾瑛一人了,第二日西军再创大捷的消息,便在京中传开了。

    只是市井百姓多数不过是凑凑热闹,看个新奇,真正能够左右大局的还在朝堂之上。

    进爵。

    王子腾的爵位,是在上次官兵首辅大同之后获封的,与贾瑛相差不多,也是一个不可世袭的伯爵,不过比贾瑛的靖宁伯要高上一筹的是,可以荫袭一子,也就是两代爵。

    这次大胜之后,有人提出为王子腾进爵,以彰其功。

    若仅仅是进爵,也无可厚非,臣子立了功,总是要赏的。所谓加官进爵,王子腾今以武功赫赫于世,赐土封爵再正常不过。

    但有人却偏偏不愿意。

    对曰:“开疆者侯,灭国者王。太祖立国而封四王,然自高祖降,未有封王旧例,今贼与吾攻守相异,本朝物阜,亦赖前人之功,帝为高祖世宗苗裔,即功不可逾祖,因是为孝,臣子从焉,岂敢居上。”

    上因是而问:“何赏?”

    对曰:“可加三师,绶大学士以昭其功。”

    既是大学士,那入值内阁才是官员应为本职,岂可久居朝外。

    再言,如今内阁四位大学士,杨廷敬为大乾朝廷效力大半辈子,位居首辅,不过是太子少保,傅东来以一己之力推行新政,让大乾重现巅峰,也只是太子少傅。

    文贵武轻,王子腾不过以武功称世,就能贵在首辅次辅之上,那帮子酸腐文人如何受得了这般刺激。

    皇帝没有当朝答应,但也没有反对,明显是动了心思的。

    只是如今的朝廷尚要仰仗王子腾北征,既然是赏赐,那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受赏者本人的意思再定。

    相信很快关于上面那番言论就会传到王子腾耳中,这既是一种皇帝对臣子表示信任的途径,同样也未尝不是一种试探。

    只看王子腾会如何回应了。

    于此同时,山西布政使奏表,言称乌斯藏各部使节已至潼关,正往京师而来,大概再有半月即可抵达。

    贾琏离京了,就在今日,随行之人除了尤二姐外,只带了几个家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