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仕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篇 第23章 府试开始

    “无妨,那就等你考试过后再画不迟。”

    齐誉谨慎道:“……不知这幅画有什么要求?”

    孟岚山想了想,道:“至于要求,不能太过庸俗,最好能够体现出我朝的锦绣河山。”

    河山画?

    从古至今,擅画河山的巨匠不知凡几,名家大作更是多不胜数,自己虽然擅长彩绘,但单凭造诣上来讲,还差得很多,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还有就是,孟岚山不仅博学,还深谙画道,他的要求绝不一般。

    除非能够另辟蹊径,否则实难做到出彩。

    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即使能力做不到,也不能不尽力一试呀。

    “你现在要参加府考?”孟岚山自言自语了几句,又道:“也罢,既然你我逢缘至此,那我就指点你一二吧。”

    齐誉闻言大喜,急忙起身致谢。

    “决定考试成绩的因素有许多,除了自身的学识之外还有外因一说。比方说,主考官的评判理念以及答题的技巧等等。”

    对于这些,齐誉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请先生赐教。”

    “嗯,默写之类的题目自不必说,考得都是些记忆力而已,但杂文和策论不同,不仅要摆明立场,还要论点鲜明,否则,就算不得是好文章……”

    齐誉神贯注地聆听,生怕漏掉其中一字,这些学问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更不是严夫子那种乡下秀才所能教授到的。

    弥足珍贵。

    “至于考官的理念……知府赵明玉乃是商贾之后,他年轻时曾因有商家的背景而受到过排挤,这也造成了他在施政上的偏激。他这个人重商重利,作风更是凌厉果断。”

    “晚生……明白了。”

    ……

    这种指点,比那一百两银子还要珍贵。

    说完了这些,孟岚山便轻轻端了端茶杯,齐誉忙致谢告退。

    离开孟府时已是中午,齐誉在路边摊上随便吃了些东西,然后准备返回寓馆。

    此行可谓收获巨丰,不仅得到了大儒的指点,还赚到了一百两银子。

    就如二舅说得那样,和文竹先生这等人结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看来真是如此。

    突然,耳边忽然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

    “殷大哥,你瞧他那得意的样子,还以为是捡到宝了呢?”

    “原来是齐誉呀,小人得志而已!”

    是谁在背后乱嚼舌根?

    齐誉忍着牙酸回头去看,却见是叉腰的柳锦程和手摇折扇的殷俊。

    当下,他两个正从客栈中走出并和自己擦肩而过,正往北去。

    齐誉看着路径实况,讽道:“一条鸾凤往南飞,两只烤鸭朝北走。”

    烤鸭?

    殷俊的笑容僵了僵,摇着折扇哼道:“我没心思和你拌嘴,咱说正事。县试时是我运气不好,让雨水给污了卷子,所以才落后于你的。这次嘛,你不会再这么幸运了。”

    “是吗?”

    唰!

    说罢,齐誉也打开了自己的折扇,然后覆在背上轻轻拍动,一副风流倜傥的模样。

    呃……

    柳锦程一脸愕然,这……早知道自己也带上一把折扇了。

    “别不多谈,咱们考场上见!”殷俊见他骚包得恶心,就更不悦了,甩袖子离开。

    柳锦程也哼了一声,随之而去。

    看来殷俊还是不服输呀,这是想要在府试中扳回一城。

    这可不行!

    得赶紧回去复习去,要不然,就被这厮给落下了。

    至于小舅子,要找个时间和他好好谈谈,问问他,为什么偏要和殷俊混在一起?

    随着开考日的渐渐逼近,寓馆里的气氛也紧张起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更是不绝于耳。

    “子曰:……”

    “经云:……”

    “嗟呼!……”

    所有人都在做着最后的冲刺,临抱佛脚,不敢懈怠。

    戚景比较另类,他并没有背诵经典,而是默诵佛经。

    他的身板本就魁梧,朝那床榻上盘腿一坐,很像是一尊活佛罗汉。

    “戚兄,你为何背诵杂书?”齐誉禁不住好奇,问道。

    “四书五经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只想放松心态,消除心里的紧张。”戚景睁开了佛眼,解释说。

    哦,他这是在自我解压呀!

    齐誉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所有人都早早地起床了。

    反正睡不着,还不如早点清醒一下脑子。

    考生们都是沉默不言,各自地检查着自己的考篮。

    尤其是浮票!

    绝对不能忘记带了!

    试想一下,进场时忽然发现忘记带准考证了,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