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民以食为天
    大棚育苗的这几天,刘禅基本上每天都会过来看看。

    张绍家的几个下人比较听话,他们轮流值守,保持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

    到了第二天,刘禅进入大棚里发现,稻种刚刚开始破壳,似乎要比他小时候见到的育苗慢一些。

    不过那时候他年龄小,也不知道这大棚育苗,会不会添加别的什么东西,比如什么药物啥的。

    即使是有添加什么药物,刘禅也只能是想想,这个时代也不可能有。

    但是看见稻种破壳,这就是一个好兆头,至少已经看见了希望。

    外面那些稻田里的稻种,比他这还要早播撒两天,此时去看还是稻种,连破壳的迹象都没有。

    刘禅问过一位老乡,老乡说稻种播撒后,得六七天才会破壳,然后开始发芽。

    总之,就是比他这个大棚慢了许多。

    大棚那边有张绍看着,刘禅依然回到皇宫,按部就班的读书学习。

    诸葛亮出征在外,朝廷不再每日举行朝会,政务诸葛亮都有安排,刘禅也乐得清闲。

    除了每日上午读书学习之外,下午刘禅就会去郊外小院看看。

    转眼间。

    十几天过去,这一日一早,刘禅早早起床,皇后张鸳有些不解。

    “陛下!”

    “今日怎会起得这么早,往日都是巳时才会…”

    刘禅一边忙着更衣,一边笑着说道:“朕今日有大喜之事,皇后可愿与朕一同观赏?”

    张鸳凤眉轻眺:“是何喜事,陛下不妨先告知梓童。”

    “天机不可泄露,”刘禅轻轻一点张鸳的鼻尖:“泄露了就不值钱了。”

    张鸳早已经习惯。

    自己的夫君,至从两年前先帝病逝之后,似乎是转了性子。

    不再像之前那般温顺,至少在她面前是这样。

    有时感觉他有些轻佻,有时他也会耍耍小赖,不过在大臣面前还是那个温顺的阿斗。

    张鸳更喜欢现在的刘禅。

    至少他更懂得情趣。

    “陛下!”

    “人家现在就想知道嘛!”

    习惯了刘禅现在的性子,偶尔张鸳也会大胆的撒娇,因为每次张鸳撒娇的时候,刘禅似乎很享受。

    “就不告诉你!”

    刘禅嘴角上扬,穿好衣物就要出门,张鸳小嘴一嘟:“陛下,你等等我嘛!”

    等刘禅张鸳走到宫门前,一队侍卫早已恭候多时,为首的是一位白面书生。

    “属下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这白面书生复姓诸葛,单名乔,字伯松,是诸葛亮的养子,任驸马都尉。

    “伯松!出发吧!”

    诸葛乔今日是奉命保护皇帝出宫的,所以他一早就领着三百名侍卫,在宫门口等候。

    “诺!”

    诸葛乔应了一声,等到刘禅与张鸳坐上马车,大队人马便朝城外走去。

    皇帝出宫。

    这样招摇过市,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街头看热闹的人不少。

    也都好奇这位不管事的皇帝,这是要去捉什么妖。

    刘禅坐在马车里,有些激动,他是故意让人们知道他今天要出城,故意如此大张旗鼓。

    围观的群众当中,有一些好奇的人,就那么远远的跟在后面。

    一个时辰后。

    队伍出现在郊区的一间农家小院,今天这间小院四周都有侍卫站岗,除了诸葛乔带来的三百多人的侍卫之外,张绍也将张府的五百部曲都叫了过来。

    往日皇帝乔装改扮,没人知道他是刘禅,今日明目张胆的就以皇帝的身份出场。

    安!

    安很重要。

    刘禅领着张鸳走下马车,看着四下是侍卫,和张府部曲。

    而附近村子的百姓,则被挡在外围,这让刘禅有些不悦。

    “张绍!”

    刘禅指着外面围观的百姓说道:“让百姓们都进来吧,朕做这些事情,本来就是要让百姓们看到,进而得到推广。”

    “你把他们隔离在外面,朕折腾这些天,岂不是白费功夫?”

    张绍有些不安:“陛下!”

    “别怕!”刘禅笑道:“好皇帝不怕见百姓,只有昏君暴君才不敢见他的百姓。”

    “去!”刘禅道:“让百姓们都进来。”

    张绍虽然不愿意,诸葛乔也有些不安,但是人家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们也不好阻拦,只得按照刘禅的意思,将外面围观的百姓放了进来。

    不过所有放进来的百姓,都是经过层层排查,才得以放进来。

    刘禅站在大棚的门口,嗅了嗅大棚中散发出来的气味。

    这味道!

    很熟悉!

    张鸳却是捂住了鼻子,因为这味儿并不是特别好闻。

    “陛下!”

    张鸳皱了皱眉低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