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流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千五百七十三章 奏本
    “要我说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没事想得太多,咱们只要服从上面的命令就行,其他的事情哪里用得着想这么多。’

    老伍对洪承畴说道。

    闻言的洪承畴面露苦笑。

    对方只是个粗坯的厮杀汉,自然不需要想太多,可他不行,他要是不多想多问,又如何能够治理的好辽东这片土地。

    不过,他心中也不禁感叹,怪不得虎字旗能够以一己之力,只用很短的时间便拿下了北方各省,连大明的京师也落入虎字旗手中。

    或许大明建国之初的明军将领也是这样,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一心遵从命令行事,才能够驱逐鞑虏一统天下。

    如今的明军之所以打不过清军,打不过虎字旗的兵马,就是军中的将领想得太多,想要的也太多,已经不能一心一意的完成上面交代下来的命令,只顾着自己的利益。

    “还是向晋王殿下询问一下,眼下正是拿下赫图阿拉城的最好时机。”洪承畴不愿意错过攫取功劳的机会。

    加入虎字旗体系日久,他作为文官一员,觉得自己这辈子恐怕都没有几次立下军功的机会。

    错过这一次的灭国之战,以后未必还有这样的机会。

    老伍看着坚持要询问晋王殿下的洪承畴,知道自己嘴笨,也劝说不明白,便道:“既然洪台想要上奏,本将陪你一起,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殿下应该不会同意你的请求。”

    之所以同意与洪承畴一起上奏,他心中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灭国的功劳如果有可能,他也想有一次。

    “我现在就写奏本,写完伍师正一起看看,合适的话咱们一同上奏。”洪承畴见伍师正这里软了下来,想着趁热打铁,早些把奏本送上去。

    桌上铺好了宣纸,抬笔写了起来。

    一份新鲜的奏本在他手里新鲜出炉,仔细闻,上面的文墨气味都没有散开。

    写完之后,洪承畴递给一旁的老伍。

    他并不担心老伍看不懂。

    能够做到龙骑兵师师正,他知道老伍的学识并不算弱,就算考不上举人,也能比得上一般的秀才水准了。

    加入虎字旗后,他便了解到,虎字旗军中同样开了各种识字班,用来帮助普通战兵识字。

    这一点除了虎字旗,他想不出还有哪支军队内部会教普通士兵识字。

    像老伍这样的师正。

    不仅要资历够,还要有足够的功劳,而且还要经过一层层的考核,只有考核通,有了一定的学识,才会顺利提拔。

    培养军中将领这一方面,洪承畴觉得没人能比得过。

    哪怕是大明的武举人,也远远不能与之相比。

    老伍背着手走过来,站在桌子后面,看着桌上刚刚写完的奏本内容,从头至尾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

    最后他微微一摇头。

    “怎么了?写的不够好?”洪承畴见老伍不认可,便说道,“你指出来哪里有问题,我现在就修改。”

    老伍又看了一遍纸上的内容,砸吧砸吧嘴,说道:“写的挺好,文采飞扬,一看就是出自有学之士的手笔。”

    站在旁边的洪承畴面色平静。

    没有因为老伍的称赞也露出什么得意的表情。

    “不过。”老伍沉了一下,又道,“你这上面写了这么多,最后有用的就是后面几句话,你说你也做了这么长时间咱们虎字旗的官,怎么写个奏本还是这么多废话,晋王殿下可不喜欢这种夸夸其谈的奏本,我看你还是再改改

    吧!”

    听到这话的洪承畴一拍脑门。

    自己又把在大明时候的毛病带了过来。

    想到这里,他把桌上写好的奏本内容攒成纸球丢到旁边,重新铺开了一张宣纸,重新写了起来。

    有了之前的教训,这一次写起来极快,很快便写完了要写的内容。

    纸上的内容也比之前那份少了近三分之一。

    “伍师正劳烦你再斧凿一下。”洪承畴让开了桌后的位置。

    老伍走过来,弯腰看起桌上宣纸上面的内容。

    一字一行的看了一遍。

    “厉害。”

    看完之后的老伍朝洪承畴竖竖大拇指。

    以前只以为自己也是读过书的,想来不比这些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差多少。

    现在看完洪承畴的这两份完全不同的奏本,不得不在心中感慨,这些正经科举出来的读书人确实有两下子,什么样的文风都可以信手拈来,拿捏起来十分容易。

    换成他来写,肯定没有对方这么轻松,同样的内容更加粗俗直白一些。

    “伍师正觉得怎么样?”

    洪承畴见老伍的样子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但还是问了一句。

    “可以,这样就挺好,劳烦洪台誊抄一遍交给我,我派人送去京师。”老伍说道。

    “这个容易。”

    洪承畴重新拿出一份奏本,照着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