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西洋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四章 芝加哥之行(一)
1847年6月10日,是丑国发行量前7名报纸中最古老的报纸。

    该报在丑国西北部率先建立电讯新闻社。

    1855年约瑟夫?梅迪尔及其5个合伙人收购该报,并于同年购入蒸汽印刷机,使印报效率大为提高。

    从此,该报开始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主要日报。

    梅迪尔是属象的,《芝加哥论坛报》也是林肯的早期支持者,对林肯的崛起起了很大作用。

    梅迪尔也因此成为林肯的好朋友,两人过从甚密。

    林肯曾经给《论坛报》写信说:

    “我欠了它(指《论坛报》)很多,恐怕我一辈子也还不清了。”

    1860年,该报发表一篇社论,要求公众选举林肯。

    《论坛报》于1861年兼并了芝加哥最早的报纸《驴人日报》,同年5月26日创办星期天刊。

    芝加哥城历史上有过一次震惊国的“芝加哥大火”,将市区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

    丑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已有记载,但是《芝加哥论坛报》对这次大火竟早有预感。

    1871年9月10日,该报发表社论,认为由于天气长期干燥和市民疏忽大意,市区许多木质建筑有火灾隐患,号召市民提高警惕。

    此言一个月后不幸言中。

    10月9日,这场被称作“芝加哥大火”的灾难降临,将《论坛报》才建了3年的新楼房也烧个精光。

    但该报仍顽强出版,两天后,发表历史性社论《芝加哥将重新崛起》。

    不久后,《论坛报》发行人梅迪尔当选为芝加哥的“灾后重建”市长。

    梅迪尔1899年3月16日去世后,报纸由其两个女儿的家庭继承,这两家的姓分别为麦考密特和帕特森。

    1914年起,报纸的经营权转到老梅迪尔的两个外孙手中,他们是罗伯特?R?麦考密特和约瑟夫?M?帕特森。

    这俩表兄弟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将《论坛报》的发行量和广告量都扩大了一倍。

    他们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于1917年都参军到海外服役(该报先后当兵去海外打仗的员工人数多达268人),分别获得上校和上尉军衔。

    所以人们在麦考密特名前习惯加“上校”二字。

    战后帕特森上尉去纽约创办了《每日新闻》,《芝加哥论坛报》即由麦考密特上校一人负责,并继续担任发行人。1921年以梅迪尔名字命名的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创建。

    在20世纪长达66年的历史中,该报一直伴随着一句著名的口号:“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

    这句话来自1909年2月7日在纪念林肯诞辰100周年时该报的一篇文章,原文为“世界最伟大的报纸的最伟大的一期”。

    从1911年8月29日开始,该报就将这句口号每天印在头版报头下:TheWorld’sGreatestNepaper。

    1924年7月15日该报收购一家广播电台时,也将这句话的英文缩写WGN代替原电台名称>  然而在麦考密特上校的领导下,《芝加哥论坛报》在梅迪尔时期的保守主义基础上走向极端,成为丑国右派的主要代言人。

    上校在报社说一不二,署名“.Mc”(他的名字的英文缩写)的备忘录在报社就是天条,没人敢违背。

    他在坚持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一切外国人,更反对英国;

    在老大选举上也表示出强烈的爱憎,他反对杜鲁门当选,更反对艾森豪威尔入选。

    他的报纸常常发表言辞激烈的社论,社论也影响到报纸上的新闻,使得该报一度因政治上的偏颇遭到普遍批评。

    但上校始终以“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自居。

    再过几年,他将在报纸上用尽一切方法反对罗老大及其推行的新政,结果在1936年一次民意测验中被评为“最不公正和最不可靠的报纸”。

    后来更是被华府的记者评为“一家最明目张胆地带着偏见报道新闻或添油加醋加以渲染的……报纸”。

    不过,麦考密特上校运气一直很好。

    该报尽管言辞激烈、屡遭批评,尽管总是企图证明自己正确别人错误,但仍有广泛读者,并受到很多象人的支持,发行量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在广告方面状态一向很好。

    麦考密特在主政该报期间,创办了收听率颇高的WGN广播电台,建起了36层高的论坛报大厦,还在芝加哥郊区拥有1000英亩的农庄别墅。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1947年,该报的发行量于创刊100周年时达到历史最高点,平日刊为103万份,星期天刊为154万份。

    在国范围内排行第二,超过他的只有该报的姊妹刊——表哥帕特森上校经营的纽约《每日新闻》。

    上校因此一直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直至1955年去世。

    麦考密特上校去世后,因家族没有直系继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